Immunity:肠道微生物关键毒素促进炎症反应
众所周知,我们的肠道内部寄生者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最人体是有益的。比如细菌分泌的维生素以及短链脂肪酸能够促进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同时,宿主也进化出一些手段来避免不正常的肠道炎症反应。比如肠道上皮覆盖的粘膜层以及抗菌肽能够有效阻止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的过分接触。
ecancermedicalscience:抗真菌药物或可有效治疗癌症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cancermedical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ReDO(对药物进行重新定向的肿瘤研究计划)计划小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常见的抗真菌疗法或可用于治疗癌症。ReDO计划即国际抗癌科学家联合在一起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致力于开发利用常见药物来作为新型的癌症疗法。
PNAS:肺炎支原体毒素蛋白3D结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肺炎支原体细胞毒素的分子结构,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感染机体肺部的广泛存在的高度传染的细菌。
Nat Commun:致死性真菌的入侵战略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致死性真菌生长及杀灭免疫细胞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新型疗法改善个体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太平洋海底沉积物中发现古真菌
据《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已经在太平洋海底发现真菌的证据,它们在营养匮乏的沉积物中已经生活超过100亿年。这一发现有可能将褐色淤泥的海底变成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宝藏,可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研究人员12月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石油“毒素”可渗入皮肤并在紫外灯下发出荧光
在新型紫外线灯的照射下皮肤里面的毒素清晰可见(白色斑点部分) 据国外媒体报道,受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影响的海滨看上去貌似很干净,但冲浪者基金会早前发布的国家海滩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墨西哥湾泄漏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曾使用Corexit溶剂来帮助分散在深水区的原油。Corexit能与原油混合并转化成焦油,但这次泄露的原油并未像之前期待的那样得到有效降解。
矿泉水瓶塑料可改造成强力抗真菌药
欧盟开发出新型简便价廉的海产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
新鲜的海产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美味口福,也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基本食物。但受到海藻毒素污染的海产品对人类健康又极具威胁,严重影响人体的神经和肠胃系统,往往造成激烈的过敏反应。类似的海产品中毒事件就经常发生在海藻花期茂盛、海洋生物毒素较高的全球沿海地区。
食药监总局:消费者须谨慎注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美容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3日发布通告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期破获多起无资质美容院违法销售、使用肉毒毒素、玻尿酸注射剂类案件。对此,食药监总局提示消费者,不要到未取得相关资质的美容机构做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项
Astellas抗真菌药Cresemba获FDA批准
美国FDA周五批准了日本安斯泰来的广谱抗真菌药Cresemba(isavuconazonium,艾沙康唑),该药主要用于治疗侵入性曲霉病和毛霉菌病,这两种真菌感染多发于血癌患者。 侵入性曲霉病是非常罕见的同时又很棘手的真菌病,主要发生于免疫系统紊乱或受到抑制的患者,比如白血病。毛霉菌病也是罕见的病发速度很快的真菌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