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并破坏真菌菌丝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为宿主免受真菌感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护。 但是,免疫细胞和真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结果,原因在于某些病原体发展出逃避免疫细胞识别,吞噬和杀死的机制。 例如,白色念珠菌可以通过形态变化,形成难以吞噬的长菌丝来逃避吞噬作用。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Foresterhill 医学科学研究所的Alistair J
Cell Rep: 肠道微环境如何影响伤寒毒素的消炎作用?
此前研究发现,在沙门氏菌感染期间,细菌内部的伤寒毒素会在宿主细胞中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DNA损伤反应(DDR)的激活。此外,这些毒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而后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的微生物组中丰度极高。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对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仍然不够了解。
揭示一种蓝细菌神经毒素导致空泡性髓鞘病
2021年3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空泡性髓鞘病(vacuolar myelinopathy, VM)是一种以脑白质广泛空泡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1994年,它首次在秃鹰身上确诊,此后在美国东南部蔓延。除了水鸟和飞禽等鸟类外,VM还被发现影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尽管研究工作十分深入,但这种神秘疾病的原因一直难以捉摸。在死亡的动物身上既没有
豪森引进first in class口服抗真菌药
2月17日,Scynexis宣布与豪森药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在大中华区(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开发和商业化ibrexafungerp的独家权益。豪森将向Scynexis支付1000万美元首付款,未来还需支付潜在的里程金及销售提成。Ibrexafungerp是一种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属于first in class的
Cell:肠道中常见真菌好比疫苗,可引起阻止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2021年2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通常存在于肠道中的常见真菌训练免疫系统如何应对它们更危险的亲属。这一过程中的故障会使人们容易受到致命的真菌感染。它揭示了人类与其相关微生物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新转折,并为开发可能有助于对抗不断上升的耐药病原体的新疗法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
真菌毒素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北京质标中心质量与标准室研究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forbid Food Safety(IF = 9.912,工程技术及农林科学Q1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in mycotoxins detection based on
研究揭示质粒上毒素/抗毒素系统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接合型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PrpT/PrpA直接调控质粒拷贝数》的论文,系统阐述了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调控质粒复制功能的发现和作用机制。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遗传元件。接合型质粒除编码复制、分配和接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