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香港大学发现针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肽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26日表示,其团队发现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新型广谱抗病毒策略。一种广谱抗病毒肽P9R可对抗至少六种呼吸道病毒,其中包括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该团队认为,这项发现对于控制新兴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成员、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赵旵军2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七、八年前开始,
研究揭示鱼类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机制
鱼类病毒病的爆发与流行是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的重要威胁。与哺乳动物类似,鱼类抗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天然免疫反应系统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系统来行使功能。天然免疫反应系统是在生物体演化出来的、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古老防御系统,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到人类都得到高度发展,是生物体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但是,获得性免疫系统是从有颌类动物才开始演化起来。鱼类作为
mRNA药物治疗:精准无毒的抗癌、抗病毒药物
2020年7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指导我们的身体自己制造他们需要的药物。使这成为可能的基因技术被称为mRNA(mRNA)疗法,它可能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工具。挪威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帮助开发一种治疗最具侵袭性乳腺癌的药物。挪威SINTEF的研究科学家Sven Even Borgos宣布了这一好消息。他正在协调SINTEF与一个
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重点来了
针对今年肆虐全球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药企,政府与学术机构也正在努力研发新药与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使得抗病毒药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新药与疫苗的研发情况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01 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反馈乏力 或将迎来反弹从全球上市药物的方面来说,2010-2019年全球基本保持着每年50-60种新药上市的稳定速度,然而抗感染类药物
eLife 病毒利用免疫蛋白来避免抗病毒免疫系统!
2020年7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近日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诡计,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病毒防御系统,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病毒感染。病毒有许多策略来避免免疫系统的防御。它们通常通过劫持免疫系统自身的蛋白质来达到这一目的。一种经常被HIV、丙型肝炎和SARS冠状病毒等病毒攻击的免疫蛋白被称为亲环素A
Nature:揭示免疫细胞之外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2020年7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CeMM的研究人员报告了结构细胞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调控。他们发现免疫基因广泛活跃,这表明结构细胞深度参与了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此外,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种表观遗传潜力,它可以预先编程结构细胞,使其参与到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这些发现突出了免疫系统中一个未被重视的部分,并为研究和未来的治
Nat Commun:发现治疗流感和寨卡病毒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2020年6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组合物,其性质与蚕丝相似,具有多种功能。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蛋白质失活时也会形成这类蛋白质。Frederic Rousseau和Joost Schymkowitz (VIB-KU Leuven)利用这些特性发明了合成的淀粉样蛋白肽,这种肽可以被定制来关闭所需的靶蛋白的功能。这些肽被称为P
Science:协助对抗病毒感染的干扰素λ也会阻碍肺部损伤的修复
2020年6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最初有助于人体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蛋白随后会干扰肺部组织的修复。这项研究突显需要仔细考虑使用这种蛋白治疗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病毒感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6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ype I and III
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治疗鼻咽癌的新型抗病毒靶向药物疗法!
2020年5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Reactiva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by a dual-responsive fluorescent EBNA1-targeting agent with Zn2+-chelating fun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香港浸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