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生活影响蚂蚁的觅食行为
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一个聚居环境中的蚂蚁觅食方式比单个蚂蚁觅食方式的随机性要小,并且使用它们过去的觅食经验去优化它们当前的觅食行为,从而造福蚁群。当个体昆虫从事觅食行为的时候,它们在搜寻食物时候的运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混沌的,因此无法预测。
PNAS:童年早期压力对行为和大脑发育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了童年期早期不良经历对人类行为和发育的持久影响。 儿童期早期压力,诸如在孤儿院抚养的儿童受到的杂乱无章的照顾,已经与后期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些结果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仍不清楚。 Matthew Malter Cohen及其同事研究了16名11岁或更年轻的在孤儿院抚养的儿童以及没有生活在孤儿院的10名儿童的对照组。
The EMBO J:科学家成功解析了染色体粘连蛋白的行为机制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解析了粘连蛋白(Cohesins)的行为机制。粘连蛋白是连接两个染色体拷贝(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其可以确保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时候被均等分配到了子代细胞中。
北京药监局全程规范互联网涉药行为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警示性约谈、监督性公告、惩治性查处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事前控制、实施动态监测、严制违规行为,针对互联网复杂性、开放性、无界性和变化迅速等特点,加强了对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的全程监督,在互联网药品信息的发布和网上药品的交易秩序的管理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是注重事前控制,组织约谈对话。
Nat Medicine:鉴别出阻断压力损伤个体大脑产生抑郁行为的新型靶点
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EDD1的单一基因的表达往往会促进压力损伤个体的大脑细胞以及引发抑郁行为发生。
十二五医药工业增长目标持稳 更注重提升质量效益
医药工业“十二五”加快转型升级 “十二五”医药工业的发展符合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将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益的提升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近日,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该领域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发现沂源直立人剔牙行为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邢松、山东省博物馆孙承凯,以及美国和西班牙学者合作对沂源直立人牙齿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沂源人有明显的剔牙行为,是除周口店直立人外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剔牙证据。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第四纪》在线发表。
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JBC:单核金属酶是过氧化氢的主要目标
过氧化氢在微摩尔水平即对细胞有毒性。大量的酶都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Adil Anjem 和James A. Imlay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验证了单核金属酶与过氧化氢的直接关系,并且阐明了在过氧化氢环境下单核金属酶失活的机制。实验表明,多种酶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