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大汪松虎课题组阐明叶绿体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关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体活性氧自由基(ROS)稳态维持的机制研究,阐明了叶绿体的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汪松虎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毕业博士庄勇为第一作者。盐胁迫会对植物细胞造成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伤害。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会产生大量的活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研究揭示褪黑素增强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通过沉默陆地棉褪黑素合成基因和外源褪黑素的应用,研究了褪黑素在棉花耐盐性中的作用,揭示了褪黑素增强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为理解褪黑素提高棉花抗逆性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据叶武威研究员介绍
助力重疾患儿“走”向希望,“2021罗氏儿童义走”正式启动
儿童重大疾病往往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家庭负担重,仅靠医保政策无法全部覆盖,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只能无奈选择放弃治疗。同时,就医过程中,患儿及家长还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对长期的治疗过程和康复效果,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科学家发现高盐饮食会诱发炎症性疾病
高盐饮食不仅会诱发高血压,同时还与心脏病、肾脏病及脑出血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近期,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高盐饮食会抑制人类单核吞噬细胞线粒体的活性,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该研究在著名心血管杂志《Circulation》发表,题为:Salt Transiently Inhibits Mit
权威研究阐明高盐饮食伤害免疫细胞的机制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烹饪时加把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了少了的,全依个人口味。然而实际上,我们真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毕竟,重口味(过量摄入盐)导致的结果,不仅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胃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且它还会严重破坏免疫细胞的能量平衡,造成它们无法正常工作,最终有害健康。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AHA)旗下全
研究通过体内自组装酶反应器提高黄芩素和野黄芩素的生物合成
近期,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和华东理工大学任宇红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Improve the Biosynthesis of Baicalein and Scutellarein via Manufacturing Self-Assembly Enzyme R
研究揭示盐芥适应高盐低磷生境的分子机制
土壤盐渍化通常和土壤贫瘠相伴,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盐生植物在贫瘠的盐渍生境下仍能良好生长,说明其可能具有独特的养分吸收利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除耐盐外,对低磷胁迫也有较强的耐受性,这与该物种高盐低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研究盐芥适应高盐低磷生境的分子机制,寻找盐和低磷胁迫信号通路的交叉调控元件,对于提高盐胁迫下作物的磷
多花黑麦草耐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土壤盐渍化是普遍存在并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盐碱地面积高达3467hm2,且逐年增加,但只有小部分被耕种,大量的盐碱土待开发利用,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不足,选育耐盐碱牧草开发广阔的盐碱地十分重要。多花黑麦草是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生长速率快,营养丰富,消化率高,且各种家畜喜食,适于集约化栽培利用,已成为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