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糖皮质激素为何会使人发胖?

人体本身可以分泌糖皮质激素,又叫肾上腺皮质激素,因为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且调节糖代谢而得名。糖皮质激素在较大剂量下有很强大的抗炎作用,能保护机体不受炎症反应侵害,同时还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抗休克,因此用于治疗多种炎症,自身免疫病等疾病。这类药物虽然非常有效,但是也会存在许多副作用,比如会造成脂肪组织的异常堆积,其中的机制仍然没有得到清晰地阐述。

2016-03-14

NEJM研究发现吡格列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中风、心脏病的风险

糖尿病药物吡格列酮曾一度被认为有增加心脏病风险,然而目前有数据显示其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益处。

2016-03-01

Nature:黄体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来自澳洲Adelaide大学及英国剑桥的研究人员发现,介导女性性激素(雌激素ER和黄体酮)活性的受体是如何与DNA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大多数乳腺癌生长的。

2015-07-09

吉利德丙肝药Sovaldi和Harvoni禁与心脏病药物胺碘联用

Sovaldi和Harvoni是吉利德研发的2款突破性丙肝药物,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5-03-23

欧盟拟放宽多种作物中咪唑菌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洲食品安全局就修订大蒜等多种作物中咪唑菌酮(Fenamidone)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了意见。

2015-02-15

膀胱癌和服用吡格列或罗格列之间没有联系

2014年1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早前的一些研究已发现糖尿病药物吡格列酮与膀胱癌有相关性。然而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全球6个种群超过百万人) 发现,无论是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都和膀胱癌之间没有相关性。

2014-12-17

Nat Neurosci:Erbin可调节大脑皮质中间神经元AMPA受体

2012年2月1日电 /生物谷BIOON/ -- 精神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忧郁症、自闭症和强迫症等,其有着复杂的遗传因素和对致病环境的易感性。陈永君等发现新颖的AMPA受体调节蛋白-Erbin,有望加速揭开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人口的25% 受到精神性疾病的侵扰。神经精神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1%。

2013-02-01

Cell:首次描绘出Stat3和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相互作用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临床研究学院(Institut de recherches cliniques de Montreal, IRCM)的研究人员最近确定出控制炎症的两个至关重要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重要的研究突破于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 IRCM研究人员研究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一类抑制免疫系统和减少炎症的类固醇激素。

2012-11-18

Science:科学家绘制首张大脑皮质图谱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在线刊登了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和和VE圣地亚哥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Hierarchical Genetic Organization of Human Cortical Surface Area,”,文章中,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基于遗传信息成功绘制出了第一张人类大脑表面图谱。

2012-11-18

吉拉德吉布斯就匹格列起诉武田及礼来制药公司

美国的诉讼公司吉拉德吉布斯已经就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匹格列酮(Actos)起诉武田及礼来制药公司。 这起诉讼指控这两个公司没有警告消费者们匹格列酮能够增加膀胱癌的风险,该风险与ACTOS为品牌名销售的匹格列酮有关。 早在2011年六月,FDA就已发出安全警告,关于长时间使用匹格列酮造成的膀胱癌的风险。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