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MC Biotechnol:英国培育出一种细菌能清除汞污染

受到汞污染的环境对人和许多生物都有害,但一项新研究显示,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一种细菌,不仅可在含高浓度汞的环境中存活,还能清除汞,减少污染。 美国波多黎各泛美大学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国《BMC生物科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转基因手段对一些细菌进行改造,使其含有能生成金属硫化物和多磷酸盐激酶的基因。实验显示,这种细菌能抵抗高浓度汞,即使汞浓度达到致死普通细菌的24倍,它仍能存活。

2012-11-18

Sci Rep:柴油尾气污染会影响蜜蜂的气味识别能力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接触柴油尾气污染中所含常见空气污染物,会影响蜜蜂识别其已知道的花卉气味的能力。蜜蜂利用花卉气味来帮助定位、识别和辨识它们所吃的花卉。本文作者猜测,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蜜蜂的觅食效率,最终还可能会影响它们所提供的授粉服务。 蜜蜂(Apis mellifera)有灵敏的嗅觉以及学习和记忆新气味的极强能力。

2013-10-20

JAMA:短期接触空气污染物与心肌梗塞风险的增加有关

2月1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综述及对先前研究的荟萃分析披露,短期接触(多至7天)臭氧除外的所有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与心肌梗塞风险的增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人们在50多年中一直怀疑,不时接触高度污染的空气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与显著的发病率有关。这些国家有着高度的污染水平。

2012-11-18

中国境内进口商称已对受污染乳制品展开追溯和召回

路透北京8月5日-在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商恒天然(Fonterra)(FSF.NZ:行情)爆出乳制品受污染事件后,涉及到的中国境内进口商对此进行了回应,并展开追溯和召回。其中杭州娃哈哈集团表示,对使用该乳清蛋白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了复查,并未发现肉毒毒素,并对市场上的产品库存进行紧急排查,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已基本销售完毕。

2013-08-05

质检总局公布4家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乳制品企业

国家质检总局4日公布了4家进口企业名单,这些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新西兰恒天然公司2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经中新双方核查,现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2013-08-05

“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项目启动

1月25日至27日,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在贵阳市召开实施启动会。

2013-02-07

Cell:研究揭示将白色脂肪转化为褐色脂肪机制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能够让存储能量的白色脂肪(white fat)具有消耗能量的褐色脂肪(brown fat)的一些有益特征。这些基于小鼠和人脂肪组织的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策略来治疗肥胖和II型糖尿病。2012年8月3日,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2012-11-18

:揭示通常无害的白色念珠菌变成致病性真菌的分子途径

酵母中热诱导型Hsp90蛋白的各个结构域的结构图。顶端是二聚体Hsp90的晶体结构,结合到二聚体上的ATP分子用空间填充球表示。底部是酵母Hsp90蛋白的一维序列。NTD=N端结构域(红色),MD=中间结构域(绿色),CTD=C端结构域(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PNAS:细菌可利用“毛发”清除铀污染

在清除放射性铀污染的队伍中,有望增加一批新成员。这些只有千分之一毫米长的清洁工挥舞着细长的“毛发”,能把溶解在水里的铀清除掉。美国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类称为地杆菌的细菌有潜力用于铀污染的生物治理。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地杆菌能够通过还原周围环境里的金属(也就是向金属添加电子)来获取能量。溶解在水里的铀经过这样的还原之后,会变得难以溶解,从而缩小污染范围,并且容易被清除掉。

2012-11-18

联邦内蒙古制药被举报污染 环保局称没问题

“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苦不堪言,而监测数据喜气洋洋、自说自话。”这是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环保部一次会议上,痛批监测数据与群众感受脱节的一句话。他提出,要避免出现监测数据与群众感受“两张皮”。 然而,在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两张皮”问题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当地百姓说,让他们深受污染之苦的就是当地的利税大户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邦内蒙古制药)。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