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者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noculation of bats with European Geomyces destructans supports the novel pathogen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white-nose syndrome,”,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者。
EXP BIOL MED:不同饮食对生长追赶的影响及白藜芦醇对骨质状态的调节作用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白藜芦醇主要来源于其根茎提取物 虽然多数有关生长追赶期的研究都把焦点放在和胰岛素抗性相关的疾病的高风险上,然而生长追赶对于骨质代谢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成人骨质代谢的影响,仍鲜少被详细探讨。饮食是一可被控制的因子,于复食之后,不同饮食型态对于骨质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
Curr Biol:白逢彦等啤酒酵母菌的起源与驯化研究获进展
啤酒根据发酵工艺和所用菌种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爱尔(ale)啤酒和拉格(lager)啤酒。前者使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发酵,酵母菌往往浮在上层,故又称上层发酵啤酒。后者在低温(1
患有AIDS的豚尾猴--一种该疾病的动物模型?
在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研究人员终于将豚尾猴感染得了一种AIDS样疾病。该进展代表了人们朝着创制某种动物模型所迈出的一大步,有了该模型就可研究活动中的该疾病了。
陈小平等发现应用茚地那韦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有效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同时发现应用该药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白仲虎:由“2010年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的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的重大项目”想起
最近参加了国家2010年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的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的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过程中有一些想法和感受,今天借**计划博客写出来与诸位感兴趣的博友交流。
PNAS:猴母亲或影响儿子的生育
一项研究提出,在某些平等主义的灵长类种群中的母亲可能促进他们的儿子的生殖成功。 Karen Strier及其同事调查了生活在巴西Minas Gerais的受保护森林Reserva Particular do Patrim?nio Natural Feliciano Miguel Abdala保护区的绒毛蛛猴的父亲血缘。
Science:证实白藜芦醇促长寿分子机制
一项新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实红葡萄酒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可直接激活一种蛋白质,促使动物模型健康和长寿。此外,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一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证明了当前在临床试验中的一类更有效的药物能够以相似的方式发挥作用。与白藜芦醇相似的药物化合物可能有潜力治疗和预防与人类衰老相关的疾病。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PLoS ONE:黑白仰鼻猴冬季家域选择的光照假说
冬季来临时,一些恒温动物从高纬度地区迁徙到低纬度地区,一些从高海拔地带垂直迁徙到低海拔地带,还有一些选择了冬眠等。然而,世界上分布区海拔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滇金丝猴),却选择在多年家域的中高海拔段地带越冬。
PLoS Pathog:开发出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易感的绒猴动物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就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开发出了可以模拟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症状的动物模型,这为开发治疗该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和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