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DNAJC5基因突变导致痴呆

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DNAJC5基因变异与库夫斯病有关,该基因与大脑中神经细胞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有关。其最新研究成果"Exome-Sequencing Confirms DNAJC5 Mutations as Cause of Adult Neuronal Ceroid-Lipofuscinosis"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网络版上。

2012-11-19

:偶尔禁食或可预防痴呆和癌症

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家庭医生可能建议你每周禁食两天,以预防大脑因衰老萎缩,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甚至于癌症患病风险。过去,禁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根据新研究发现,我们应该回归这种传统疗法,因为禁食似乎能够触发一系列有益身体健康的激素和代谢变化。

2012-11-18

Ann Neurol:麻醉药异氟烷如何诱导哺乳动物大脑中的老年痴呆样变化?

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与哺乳动物大脑中老年痴呆样变化的关系可能是由药物对线粒体的影响引起的,其中线粒体是大多数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结构。在这项将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上的研究中,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异氟烷的服用损伤了小鼠在学习和记忆标准测试中的表现,这一结果在服用另一麻醉药地氟烷时没有观察到。他们还找到了两种药物对线粒体功能有明显不同影响的证据。

2012-11-18

:特殊巨噬细胞有助治疗老年痴呆

人们已知道,老年痴呆症与异常纤维蛋白沉积物在患者脑部堆积有关。如果能清除这些脑中的“垃圾”,就有望改善病状。德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能在这方面发挥“清洁工”的作用。 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和弗赖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经过10年动物研究发现,骨髓中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可以降解和清除引起老年痴呆症的有害沉积物。

2012-11-18

The Lancet: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痴呆症水平被低估

由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科学家领导的与中国北京大学的同事合作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提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痴呆症患者的数量比此前认为的要多得多。即将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是首个发现中国、墨西哥和秘鲁等国家的痴呆症发病率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多的研究。

2012-11-18

德发现鼻粘膜蛋白有助于检测早老年性痴呆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即早老性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逆转其病情进展,因此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检测鼻粘膜中的一种蛋白质沉淀物有助于早起发现该疾病。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研究人员11月15日公布研究成果说,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症状出现数年前,患者鼻粘膜中即可检测出一种名为Tau蛋白的沉淀物。

2012-11-18

PLoS ONE:发现可阻止早老性痴呆恶化的物质

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12月18日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了6种有望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恶化的物质,希望将来可借此研发出治疗这一疾病的新药。

2013-12-22

JAMA:维生素E可延缓早老性痴呆症恶化

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天服用维生素E可有效减缓早老性痴呆症的病情恶化。

2014-01-13

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

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科学顾问。 在10月21日上午开幕的“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一家顶级的境外研发机构——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2004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教授将出任中心科学顾问,下午他便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教授的手中接过了聘书。

2012-11-19

Neurology:说外语有助于延缓痴呆

一项研究发现,说两种语言有助于延缓痴呆症的发生。而且,只要说外语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不在乎说几种外语,也不在乎是否能读写外语。

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