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酶BTK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身体对入侵的细菌或病毒产生的初始反应是由先天免疫系统调控着的,在这种免疫系统中,细胞分泌出被称作细胞因子的信号分子从而促进炎症产生和对被身体识别为外来物质的靶标发动一般性反击。比如,蛋白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 TLR3)有助于启动对抗病毒的先天免疫反应。
PLoS Pathogens:接种2'-O-甲基转移酶突变体的小鼠获得免疫原性抵抗登革热病毒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新加坡研究团队发现了削弱登革热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能力的策略,有希望研制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用的登革热候选疫苗。研究由新加坡Novartis热带疾病研究所(NITD)和北京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
Science:作为逆转录病毒警报的酶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环-GMP-AMP合成酶(简称cGAS)的特殊的酶可作为一种应对HIV及其它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感测器,它会在出现第一个感染迹象时拉响警报。尽管人们在逆转录病毒中有着巨大的生物医学兴趣,但人们就身体对就逆转录病毒的先天免疫反应仍然知之甚少,而它又转而阻碍了疫苗的研发。到目前为止,存在于宿主中的、能够探测到包括HIV在内的逆转录病毒的感测器大体上是未知的。
PLoS Pathog:解析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三维结构有助开发新的抗流感药物
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的研究人员确定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部分的三维详细结构,其中这种酶在流感病毒复制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2年8月2日,这种重要的发现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 研究人员集中关注这种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那部分。
PLOS ONE:研究合成人工酶可“剪断”病毒DNA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人工酶作为“剪刀”,切断了引发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的DNA,从而遏制了其增殖。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治疗由DNA病毒引起的疾病。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所谓DNA病毒是核酸为单链或双链DNA的一种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脊椎动物、昆虫体内以及多种传代细胞系中,它无法单独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首次报道重组腺病毒介导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抑制神经元凋亡
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是一种具有胆固醇合成作用和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多功能蛋白,其过表达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Aβ沉积引起的凋亡。
Nature:RNA 聚合酶-I的结构被确定
RNA 聚合酶-I (Pol I) 转录核糖体RNA(后者是核糖体组装必不可少的),因此这种酶是蛋白生物合成和细胞生长的一个主要决定因子。 Pol I的误调控已被与几种类型的癌症联系了起来,而且Pol I也在成为抗癌药物的一个目标。 在本期Nature上,独立工作的两个小组发表了分别以3.0 A 和 2.8 A分辨率确定的由14个亚单元组成的酵母完整Pol I的X-射线晶体结构。
Nat Rev Genet: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的中断广泛存在
跟随转录开始的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中断在不同的物种中成为一个普遍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在发育中的功能性作用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果蝇发育的新研究表明,Pol II中断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于原肠胚形成期间的同步基因表达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