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EB病毒感染所致的淋巴瘤小鼠模型建立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B淋巴细胞可以表达EB病毒膜蛋白LMP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的小鼠,可作为淋巴瘤的动物模型。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17日的Cell杂志上。
Nat.Med:抑制NPC1L1表达或可预防丙肝病毒感染
最新一期的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日本广岛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发现,人体中的NPC1L1蛋白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遏制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有助于预防感染丙肝病毒。 该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一种代号为“NPC1L1”的人体蛋白质会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受体角色,它能与丙肝病毒结合从而引发感染。
Cell Host & Micro:科学家鉴别出攻击流感病毒感染的新靶点
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A型流感病毒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或可帮助病毒成功逃脱机体天然防御机制的监视,这就为开发新型抵御A型流感病毒的靶向疗法提供了一定希望。
NEJM:先天性糖基化病有助抵抗病毒感染
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证实,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实际上可能保护机体免受某些严重或复发性病毒的感染。研究人员发现,在糖基化IIb型(CDG-IIb)先天疾病人细胞中,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复制速率比在健康供体细胞中的复制速率低得多的,结果导致产生越来越少的传染性病毒。
Nature:解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蛋白结构
6月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周界文研究员所带领课题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解析了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感染宿主过程中重要离子通道蛋白p7的精细空间结构以及p7与抑制剂金刚烷胺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Nature:实验性疫苗部分保护猴子免受类HIV病毒感染
2012年1月4日,据《每日科学》报道,在猴子身上开展的新疫苗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在确定艾滋病毒疫苗的关键成分找到了方向,及确定了新的艾滋病毒候选疫苗以开展人体临床试验方面。这项研究,于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由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资助。
Arthritis Rheum:利妥昔单抗对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血管炎有效
最近,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赞助的一项研究"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ituximab following failure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C-associated 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显示:对于抗病毒治疗未解缓的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的冷球蛋白血症
The TJEM:儿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成年男性不育新机制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中心李朝军教授和高翔教授课题组在儿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成年男性不育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ltered protein prenylation in Sertoli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adult infertility resulting from childhood Mumps infection"近日已为The Jour
Nat Struct & Mol Biol:开发出可有效抑制手足口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疗法
近日,一项来自中国、英国等国家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可以抑制一系列感染人类的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