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淀粉样蛋白通过捕获病毒颗粒阻止疱疹病毒感染大脑
2018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堆积而形成斑块的蛋白---保护大脑免受大脑中经常发现的疱疹病毒感染的机制。这一结果支持了疱疹病毒感染在加快Aβ蛋白堆积和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发挥的潜在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将发表在2018年7月11日的Neu
Tissue FAXS系统助力揭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新机制
从2017年12月份以来,流感活动强度不断加强,各地医院门诊人满为患,杭州、南京甚至有儿童医院单日门诊突破万人的情况出现。一时之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据国家流感中心当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目前中国各地主要为乙型(Yamagata系)、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其中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所占比例最高,但之前的流感监测未将该毒株作为今年的流行毒株,因此在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研究获进展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该病毒宿主谱较为广泛,能感染人、禽类和猪等物种,曾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行,持续给人类健康、畜禽养殖造成重大威胁。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能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研究lncRNAs如何在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如何调控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对于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及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将具有指导
钙离子通道蛋白竟然是甲流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受体
2018年5月30日讯 / 生物谷BIOON /——经过10余年的研究,一个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增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受体分子,为开发抗甲型流感病毒新药提供了新的靶点。图片来源:Fujioka Y. et al., Cell Host当病毒颗粒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分子上时,这个细胞就开始被感染。病毒颗粒随后会劫持细胞成分进入细胞内部并复制,从而造成感染。尽管研究了十余年,但是甲型流感病毒(IAV)
Nat Microbio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通用型埃博拉病毒感染疗法
2018年5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并研究了一种特殊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有望用于设计通用性的治疗手段来有效抵御多种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变种。图片来源: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埃博拉病毒会诱发人类患
Nat Commun:新研究发现一种新的非传统免疫细胞可以对抗病毒感染
2018年5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伯明翰大学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非传统免疫细胞可以对抗病毒感染。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聚焦于控制我们免疫系统的T细胞,该研究由他们与荷兰学术医学中心和俄罗斯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特别的是该研究发现了一种非传统的V-delta-2淋巴细胞,这是一种Gamm
Zike病毒感染肾周管状上皮细胞后的持续性细胞反应相关研究
Zika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通过蚊子传播。该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相似,感染后有类似的症状:发热、头痛、睑结膜充血、皮疹、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临床表现相对温和,病程持续约4-7天。Zike病毒感染成人以后,能够引起胎儿畸形以及吉兰-巴利综合征,虽然对Zike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之间的关系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针对该病毒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寄生在人体内的Zika病毒,仍然知之甚少
新RNA疗法通过鼻腔给药 有望治疗病毒感染
耶鲁大学和韩国汉阳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针对西尼罗河病毒(WNV) 的新型RNA疗法。近日,一篇发表在《Cell Host&Microbe》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在WNV侵入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后的突破性治疗策略。WNV病是一种蚊虫传播疾病,目前尚无批准的疫苗或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统计,约五分之一的WNV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和其他症状。大多数患病的人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具来保护妇女免受艾滋病毒感染
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具来保护妇女免受艾滋病毒感染。该工具是一种阴道植入物,可以减少HIV病毒在女性生殖道内的目标细胞数量。与传统的艾滋病毒预防方法(如避孕套或抗艾滋病药物)不同,植入物利用了一些人对病毒的天然免疫。当病毒进入一个人的身体时,由免疫系统动员的T细胞会感染HIV病毒。当T细胞处于休息状态,不试图对抗病毒时,它们就不会被感染,HIV病毒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T细胞处于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寨卡病毒感染爆发的分子机制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