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孕妇机体中的孕酮或会促进有益肠道菌群的生长
2019年5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的肠道细菌能够感知“怀孕”并理解下一代的需求,帮助婴儿有效分解母乳中的糖分。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女性怀孕会伴随机体中微生物组的改变,这些居住在机体中的细菌超过体重的四磅,其对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都很重要;此前研究
研究揭示病原菌通过新颖的精氨酸糖基化修饰阻断宿主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完整分子机理
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大成/丁璟珒研究组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组、华中农业大学李姗研究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host death domains inactivation by the bacterial arginine GlcNAcyltransf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病原菌的信号传导机制
2019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 一种在非洲热带地区引起昏睡病的昆虫传播的真核寄生虫 - 是一组被称为kinetoplastids的单细胞生物的最着名的代表。属于该群体的物种对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许多潜在致命感染负责,这些感染难以有效治疗。其中包括锥虫T. cruzi ,一种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特有的病原体。最近一项研究揭示,在T
研究发现果蝇KDM5基因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免疫稳态影响社交行为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典型的孤独症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病症,现在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孤独症给患者和家人带来长期沉重的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并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
科学家发现自闭症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但自闭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为人知。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近日发现,果蝇若缺失一类蛋白,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出现类似自闭的症状,为人类从消化与免疫系统探索自闭症病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星吟教授课题组从果蝇身上发现,KDM5家族蛋白功能的丧失,会导致果蝇肠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微生态失调,并出现社交行
《自然·医学》:科学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的肠道菌群特征
正常情况下,人排出的粪便中,有1/3到2/3的固体成分是肠道细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组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试图从粪便中分析肠道菌群的特点,获知有关疾病的线索。本周刚刚在《自然·医学》上在线发表的最新一批论文里,两个跨国科学家团队就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新的突破。他们背靠背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从近千份人类粪便样品中,找出了可以用来预测结直肠癌的肠道菌
科学家揭开人类机体无法培养的肠道菌群的奥秘!
2019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3810个公开的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进行计算重建,展示了大约6.1万个微生物基因组,这些宏基因组是微生物组样本中存在的所有遗传物质的集合,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MAGs)包括2508种此前未知的物种,从而使得已知的人类肠道细菌种类达到了4558种,并使
肠道菌群或能帮助人类抵御寒冷!
2019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微生物组对人类和动物机体健康有着多样的影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机体温度调节(thermoregulation)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温度调节时动物对寒冷环境做出的反应。图片来源:QI Lei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在寒冷暴露中,动物能
肠道菌群竟会这样影响机体健康!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或会以多种方式来影响机体健康,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Commun:肠道菌群可阻止急性砷中毒doi:10.1038/s41467-018-07803-9砷中毒影响着大约2亿人,这些人通过喝受到砷污染的饮用水摄入它。过去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细菌能够通过生物化学的手段将土壤或岩石中天然存在的砷转化为毒性较低或较强的砷形式。但
南京农大作物疫病团队聚焦“作物大战病原菌”
作物疫病是农业生产上的一类毁灭性病害,每年导致我国大豆、马铃薯、棉花、蔬菜和果树等作物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1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团队在《分子植物》上同时在线发表两篇论文,成果聚焦病原菌的致病因子,从不同角度对效应子攻击植物以及植物的抗性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为涉及粮食安全的科技前沿问题先手把脉。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作物疫病研究团队王源超教授介绍,疫病菌在致病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