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伍德-永达尔途径”在放线中的功能和进化

近日,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能源微生物团队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发现并命名三个未培养放线菌新纲,并首次提出放线菌类群可能具有同型产乙酸功能,开创性的对放线菌氢依赖的“伍德-永达尔途径”固碳通路的进化历史进行了详细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杂志(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2021-06-21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离的人类共生可预防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代谢紊乱

本文目的研究是从人体肠道分离的新型丁酸产生菌--韦氏不动杆菌J115T在普通人群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丰度和流行情况。以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糖尿病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该细菌对宿主代谢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J115T直接有益于宿主代谢,是开发针对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下一代有益细菌的有力候选者。图片链接:doi:10.1136/gutjnl-2020-

2021-06-16

中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与儿童体内微生物群关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新冠病例的治愈康复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其康复后的后遗症也应该受到重视。曾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献指出,多数COVID-19康复者面临着众多健康问题,新冠病毒不仅仅影响着呼吸道系统,还可能长期影响着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凝血调节、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等。那

2021-06-12

膳食活性成分防治食品中污染物和添加剂引起的肠道群紊乱的研究取得进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科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Influences of food contaminants and additives on gut microbiota as well as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bi

2021-06-07

PLoS Pathog:揭秘线虫机体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调节上皮细胞应对病原体感染的分子机制

2021年5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上皮细胞通常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攻击,包括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病原体等;尽管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能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所介导的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检测来出发,但关于其如何通过宿主生理学的扰动来感知感染,科学家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这一过程恰恰在感染期间经常发生。如今在COVID-19大流行所带来的全球巨大影响中

2021-05-30

Sci Immunol:特殊酶类或能抵御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从而保护机体皮肤免受损伤

2021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体会不断暴露于多种环境因素中,比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但这些微生物似乎并不总是会引起机体皮肤的反应,而机体皮肤的职责是检测并保护机体免于外源性危险之中,其通常能够容忍暴露于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和化学物质;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是怎么发生的,即为何机体皮肤不会持续报警并发炎?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

2021-05-27

婴儿的肠道群或能帮助预测其未来肥胖的风险

2021年5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人体肠道中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其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日前,一项对日益严重的儿童早期肥胖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机体中的肠道菌群或预示着其未来几年的体重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婴儿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及其体重指数,

2021-05-26

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营养转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团队与马里兰大学萧顺元教授团队合作在New Phytologis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tSTP8, an endoplasmic reticulum-localized monosaccharide transporter from Arabidopsis, is recruited to

2021-04-09

美国FDA批准Brexafemme:治疗外阴阴道念珠病(VVC),仅需服药1天!

Brexafemme是治疗VVC的第一个口服非唑类药物,在大中华区由翰森制药开发。

2021-06-04

全球最大样本量的子宫内膜群检测 (EMMA/ALICE) 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1 年 5 月 31 日 晚,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共同参与的“比较基于EMMA/ALICE检测经治疗后的胚胎移植与常规的冷冻胚胎移植(FET)用于不孕妇女首次IVF/ICSI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国际注册号:NCT04686357,以下简称为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