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光学系统技术可实现败血症病原体快速检测

在治疗血液中毒的情况下,医生立即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问题是,在许多情况下,有些细菌对药物有耐药性。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对于很多患者的结果来得太晚。现在,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个新的技术,可以在短短九小时内给出结果。

2015-09-29

Nature:腹泻病原体隐孢子虫的基因改造

近期的研究表明,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第二大病原体。腹泻据估计是占到婴幼儿总死亡案例的10.5%。引起严重的腹泻的首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其次是隐孢子虫。这种隐孢子虫还

2015-07-17

Nat Chem Biol:新型抗菌化合物可有效抵御耐药病原体且毒性较低

靶向攻击真菌感染而不损伤人类细胞的新型化合物或许可以有效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并且检测了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多种衍生物。两性霉素B医生们推出的最后一道抵御真菌感染的防御性药物,该药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其被认为可以有效克服新生的耐药性病原体的感染。

2015-06-03

自然出版集团新期刊《新发病原体与感染》

由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和德国马尔堡病毒研究所Hans-Dieter Klenk教授共同担任主编的英文期刊《新发病原体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EMI)于2012年7月上线发布。 EMI是一本开放获取的在线期刊,由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与上海EMI编辑部共同出版,并列入自然出版集团期刊名单。

2015-03-26

Science:4000万年,病原体进化竞争从未停止

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犹他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检测21种灵长类动物的DNA,其中包括从松鼠猴到人类等21种灵长类动物,以此揭示了灵长类抵御感染性细菌的进化历程,该研究同时也阐明了营养性免疫作为宿主防御系统策略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

2014-12-15

:健康所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新进展

9月23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免疫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健康所最新研究成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其分泌蛋白Tir的ITIM基序,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免疫应答而最终消除病原体。但是,也有许多致病生物能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2012-11-18

FDA采购Illumina1700万美元MiSeq测序仪及试剂用于病原体鉴定

2012年9月18日,来自美国圣地亚哥BUSINESS WIRE的消息-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ILMN)宣布,它赢得了一份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合同,为该机构提供MiSeq测序系统及试剂,以便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沙门氏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分析进行病菌爆发的溯源。这份五年期的合同价值1700万美元。

2013-05-22

Science:土壤细菌和人类病原体能够交换药耐药性基因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土壤细菌和人类病原体会快速地交换药耐药性基因,提示环境中的细菌可促进抗生素耐药性危机。这些发现可改变目前的有关抗生素耐药性及对付它的方法的想法。土壤是地球上最大、最多元的微生物生境之一;它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是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一个巨大的来源。

2012-11-18

mBio:开发出预测眼部病原体的方法

2013年4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病毒和其宿主之间的“斗争”可以清楚地描述出病毒是如何进化的,当我们的意识停留在腺病毒仅仅可以引发较弱感染的时候,近日有报道就表明腺病毒也可以引发急性的感染,甚至有时候会引发患者感染死亡。 近日,来自乔治梅森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系统生物学方法来揭示新发现的人类腺病毒如何进化来影响疾病的发展。

2013-04-11

发现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体的起源

对来自全世界的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体种群的一项遗传分析揭示出了这种病原体很可能起源于墨西哥,而不是起源于此前分析提示的南美洲安第斯山。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导致的,这是一种真菌样的卵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马铃薯饥荒。最初来自美洲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全世界每年导致了估计约60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