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日研究发现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物质
近日,日本九州大学副教授津田诚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是一种编号为IRF8的蛋白质。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 神经病变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和糖尿病等原因损伤神经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非常痛苦,甚至穿衣服时轻碰身体,都会非常疼痛。 此前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脑和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过度活跃,会产生使神经兴奋的物质,从而引起疼痛。
Curr Biol:延胡索中发现治疗慢性疼痛的关键成分
Gastroenterology:缓解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腹部疼痛的新药
2013年10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Adelaide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能缓解疼痛的新药物,根据非临床研究证实,新药物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IBS-C),并在人体试验中量化其缓解疼痛的有效性。
辉瑞(Pfizer)欲重启关节炎疼痛药物研究
2012年3月12日,辉瑞(Pfizer)公司能够使其搁浅的关节炎疼痛药物tanezumab项目重新回到轨道上么?2年前,在监管机构获悉,许多服用该药物的患者最终不得已接受关节置换术后,辉瑞(Pfizer)公司便将这种先进的抗神经生长因子药物冰封了起来。
中国学者成功揭示人类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
中国学者在疼痛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示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这一新的研究突破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静宇、姚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由细菌感染引发的新型疼痛治疗靶点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LPS引发机体出现明显症状的分子机制。
Science:基因HCN2与神经性疼痛有关
英国科学家新近发现,一个名为HCN2的基因与神经性疼痛有关,这可能有助于开发更为有效的止痛药,缓解神经性的慢性疼痛。 剑桥大学药理学系教授彼得·迈克诺顿等人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使其痛觉神经里缺少HCN2基因,然后对小鼠施加不同的刺激,通过观察它们作出反应时间,判断其对疼痛的感觉。
Moleculer Pain:内外侧疼痛通路编码特征相类似
经典的疼痛学研究认为,痛觉的上传过程中存在两条平行通路,分别负责疼痛的感觉和情绪信息传递。其中,外侧通路负责传递疼痛的感觉信息,包括强度、位置和性质等,内侧通路则传递疼痛的情绪相关信息。尽管近年来有研究提示,内侧疼痛通路可能也具有编码疼痛刺激强度的能力,然而对于其编码特征与外侧通路有何差别却知之甚少。
上海交大研究D-型氨基酸氧化酶疼痛机制获进展
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在发现和验证脊髓D-型氨基酸氧化酶(DAAO)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潜在性靶点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福尔马林慢性疼痛主要是由脊髓自由基过氧化氢介导,DAAO抑制剂镇痛作用机制在于其抑制脊髓过氧化氢的生成。
:胎儿呱呱坠地前才能区分疼痛
被物体刺到产生的疼痛感,和普通接触带来的触碰感,对成人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胎儿要到约9个月即将呱呱坠地前,才能区分这两种感觉。 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婴儿出生后要采集血样,进行先天性疾病的例行筛检,采血方法是脚跟皮肤穿刺。研究人员利用这个机会测量了数十名婴儿的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