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功预测个体大脑活性的差异

最近,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目前我们或许有可能利用游离状态的fMRI成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图像)来预测机体在行使特殊任务过程中大脑的活性。研究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他们的大脑扫描分析结果,同时他们也构建出了特殊模型来供后期研究使用。

2016-04-12

PNAS:PET成像帮助预测癌症药物应答

最近,美国UCLA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发现可能帮助开发出检测人类脱氧胞苷激酶的新方法,该酶表达水平较高的癌症病人可能对癌症治疗方法产生应答。

2016-04-04

Addiction:新方法测量电子烟的尼古丁递送量

2016年3月23日/生物谷BIOON/--电子烟(e-cigarettes)替代烟草香烟的有效性可能取决于它们能否持续提供吸烟者所需的尼古丁量,从而抵制回归传统香烟的欲望。在最新发表于《Addiction》期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

2016-03-24

Science:细胞的MV————新光学超分辨率成像技术

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Janelia研究园、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美国国立科学研究院、哈佛医学院等的科学家们,借助其发展的新光学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在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条件下研究了活体细胞内的动态生物过程。

2016-03-23

Nat Mat:开发出释放强烈紫外光的纳米颗粒 助力医学生物成像技术发展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稀土元素纳米结晶体,其可以将能量聚集在原子中产生强烈的紫外发光现象,利用这种纳米颗粒标记的生物分子或许帮助研究者开发一种新型技术,用于实时监测细胞的运动和信号。

2016-03-23

Nat Commun:先进成像技术或加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最近,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观察组织的新技术,该技术或可帮助诊断并且治疗多种疾病,比如癌症等。相比目前存在的方法而言,该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性,而且其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

2016-03-14

马化腾代表:完善电子病历实现患者信息共享,便于跨院查询

“一旦病人不在所属地区看病,所有信息就几乎完全切断;而且,即使在本地就医,如果忘带医保卡,临时采用自费就医所产生的信息也无法记录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深圳市腾讯公司董事会

2016-03-10

Science: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区分同一行为背后的不同动机

在人社会行为中,人的目标导向行为是由个人动机所驱使的,但往往两种完全不同的动机,最后完全有可能导致同一行为。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人纯粹的心理或动机,然而现代的经济学家往往完全不关心这些问题。

2016-03-04

Nature:利用电子显微镜捕捉到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

最近,刊登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获得了促进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突起蛋白的原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或可为开发抵御冠状病毒感染的特殊疫苗提供思路。

2016-03-02

白糖代替造影剂 医学成像技术愈发成熟

瑞典隆德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共同研究发现,白糖可代替CT与磁共振中造影剂的金属成分,判断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与肿瘤状态。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各种探测方法和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