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可调谐的柔性人工突触:通向可穿戴电子系统的新途径

人工突触:具有机械和突触灵活性的记忆晶体管基于记忆晶体管的机械柔性人工突触,可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突触可塑性。突触是神经形态计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一种大脑启发计算方法,旨在提供较传统方法而言更为高效的计算方法)。 目前,Yiqiang Zhan,Lirong Zheng和Fernando Seoane与来自瑞典和中国的合作者们,报道了一种人工突触,该突触是基于具有机械柔性的记忆晶体管设计的。 这种

2018-09-24

Clin Cancer Res:基于PET成像的技术实时准确监控体内T细胞密度变化

2018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PET成像非侵入性以及定量追踪CD8+T细胞是一种潜在的监控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为了检验这种方法是否有效,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了64Cu标记的抗CD8 cys双特异性抗体评估了PET成像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灵敏度,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lin Cancer Res》上,题为“CD8+ T-Cell Density

2018-08-30

韩国开发出柔性电子皮肤

 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使用仿真皮电子皮肤系统的软体机器人。该研究成果刊载在5月30日国际学术杂志《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上。首尔大学开发的软体机器人表面由橡胶或硅胶材质的柔软物质制成、各个部位间无明确界限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该机器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做出自由且连续的动作。此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章鱼与蛇模样的软体机器人。这种软体机器人在活体组织模

2018-08-14

开发出比标准的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更好的细胞分析方法

2018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UZ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分析细胞及其组分的新方法,即迭代间接免疫荧光成像(iterativ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maging, 4i)。这种创新性的方法极大地改进了生物医学中使用的标准免疫荧光成像技术,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来自每个样本的大量数据。4i使得在从组织到细胞器的不同水

2018-08-08

Advanced Science:科学家创建新型配位响应型磁共振成像策略,实现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的探测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因此,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目前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量优秀研究人员关注。肿瘤微环境调控以及标志物探测有助于提高肿瘤治疗效率以及诊断精度,特别是采用非侵入成像手段实现活体层面上肿瘤标志物的探测有望为良恶性判断、肿瘤的分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成像策略,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难点。近日,张坤副研

2018-08-06

多篇亮点研究解读科学家如何利用多种成像技术加速癌症等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多种成像技术来加速人类癌症、肥胖等疾病的研究,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1】Cell Rep:利用组合性成像技术成功追踪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的退化过程doi:10.1016/j.celrep.2018.06.001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

2018-07-24

Cell Rep:利用组合性成像技术成功追踪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的退化过程

2018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来追踪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所发生的大脑退化过程,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者阐明为何患者大脑中所发生的退化会从一个区域扩散到另一个区域。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目前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结构化的磁共振成像

2018-07-10

电子游戏相关脑功能活动实时监测研究取得进展

电子游戏一方面可以用于训练大脑,提升包括视觉运动功能在内的一些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引发电子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发布了《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首次将电子游戏障碍列为一种精神疾病。ICD是世界各国的医生用来诊断病症的国际标准,反映了不同学科和地域专家所达成的共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

2018-07-01

Science:利用可注射的超柔性网状电子元件在体内长期记录视网膜的电活动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几十年来,希望理解视网膜如何解读视觉输入的科学家们经常采用侵入性的外科手术取出动物的眼睛,然后记录眼睛视网膜中的细胞活性。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系统,它使得在醒着的动物中长期地追踪几十个视网膜细胞的放电模式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ethod for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