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ell:过氧化氢可有效阻止细菌细胞内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目前并不确定为何不正确的蛋白质形式和聚集成团现象是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神经变性疾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阿尔兹海默氏症和疯牛病等。刊登在11月1日的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在细菌中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来揭示不正确形式的蛋白质的聚集体的形成过程。

2012-11-18

:NO参与过氧化氢诱导的水稻叶片细胞死亡过程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水稻抽穗后籽粒灌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60%-90%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的衰老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生命现象,它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对植物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在农业生产上,叶片早衰则导致其过早丧失光合功能和同化作用,从而显著减少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对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

2012-11-18

NRR:黄芩苷可有效抑制硫酸粘杆菌素的神经毒性

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的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其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元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但硫酸粘杆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神经毒性问题。

2013-12-05

J:兰州化物所非血红素体系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与仿生催化课题组最近发展了一类新型非血红素模拟酶体系,该体系使用苯并咪唑代替以往四氮配体的吡啶单元,天然脯氨酸衍生的二胺代替环己二胺骨架,其锰配合物在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显示了极高活性,可在万分之一催化剂量的条件下高对应选择性获得产物,TON(Turnover numbers)最高可达9600...

2012-11-18

Mol Biol Cell:黄广华等病原真菌二氧化碳感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CO2)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和细胞呼吸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比如,CO2是吸血性雌蚊寻找合适目标的主要信号分子,高浓度CO2能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游动,甚至影响小型动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白色念珠菌既是人体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健康人群体内常见的共生菌。

2012-11-18

JNCI:FLCN能调控线粒体氧化代谢

Birt-Hogg-Dubé (BHD)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错构瘤综合征,使得患者容易罹患毛囊肿瘤、肺囊肿和肾癌。针对BHD患者的遗传性研究揭示了责任基因——FLCN——但是对它的功能理解还不甚其详。Hisashi Hasumi等进行的相关研究发表在JNCI 12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2012-12-25

中化帝斯曼山东半合成头孢菌素新厂动工

12月9日,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在山东淄博举行新厂奠基仪式,新工厂将采用专有生物技术生产新型半合成头孢菌素(SSC),计划2013年年初建成投产。 由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和中化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抗感染药的原材料、中间体和活性药物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已在淄博建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工厂。

2011-12-19

Nat Rev Micro:调节氧化效应促进细菌耐药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一篇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评论文章“Antimicrobials: Promoting tolerance。”,遗传易感性细菌中的抗生素耐受性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并给出了耐药菌株的一个来源。 当细菌急需营养时,就像在一次感染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它们会停止生长,并耐受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抗生素。

2012-11-18

Anesthesiology:吸入一氧化氮或改善输血后小鼠的预后情况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esthes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一氧化氮的吸入可以降低小鼠因输血所引发的副作用,来自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一氧化氮的吸入可以降低组织损伤以及改善失血性休克后输血小鼠的短期生存率。

2012-11-23

Neurosci Lett:发现抗氧化剂或可有效抑制帕金森疾病的发生

2013年6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science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Diapocynin,一种夹竹桃麻素衍生的合成性分子,可以通过抑制运动协调缺陷来保护帕金森小鼠的神经行为功能。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