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WHSC1调控前列腺癌转移机制
3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秦骏组的研究论文"AKT-mediated stabilization of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WHSC1 pro
研究揭示成瘾戒断记忆再巩固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
成瘾戒断引起的负性情绪记忆长期存在,是导致成瘾者复吸的关键因素。再巩固是长时记忆加工的重要阶段,为破坏长时程病理性记忆提供了干预的"窗口"。但成瘾阶段记忆再巩固的核团及其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国
世界首创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新技术,可用于癌症早筛及溯源
一周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鹍教授刚在《Nature Methods》发表了评论性文章,就全球最新的单细胞分析方法做了点评。昨日,张鹍教授团队在《Nature Genetics》 上发布最新力作,世界首创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
研究发现肿瘤钙信号通路受高甲基化调控
DNA甲基化严密调控着基因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往往发生DNA高甲基化,而癌基因启动子区则呈现出低甲基化。因此,异常的DNA甲基化通常被作为肿瘤诊断、分类和治疗的重要
《自然》证实: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完整的DNA基因,其不仅含有人体所有遗传信息,而且基因中的所谓甲基基团是人体组织的必要成分。德国耶拿人体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证实,DNA出错并甲基化缺失是导致癌症的一个重要成因。这项研究
开发出化学选择性蛋氨酸生物偶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强大的新方法将化学物选择性地连接到蛋白上。这种在操纵生物分子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可能引发药物开发、蛋白检测以及分子追踪和可视化观察方式的变革。
研究发现有效预防和治疗胱氨酸尿症引起的肾结石的新药
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可以导致致痛及损伤性肾结石反复发作的遗传疾病,而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的膳食补充剂alpha-硫辛酸可以防止胱氨酸尿症小鼠形成结石。这项研究已经引发来自巴克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员在相关病人身上开启早期临床试验研究。
【开门大吉之 Nature Chem Biol】赖氨酸巴豆酰化 新型阅读器 (reader)的再发现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自然子刊《自然化学生物学》(Nat Chem Biol)在线发表题为 “MOZ和DPF2的双PHD锌指结构域选择性识别组蛋白巴豆酰化”(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Histone Crotonylation by Do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