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斌美破解水稻秸秆还难题

脆秆突变体与对照的单株照片 11月10日,晚秋微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南岗实验基地,离子束诱变的脆秆水稻秸秆还田试验正在进行中,一大片水稻的秸秆在收割机身后“粉身碎骨”,地面上只留下一排排稻茬。参加试验的科研人员相互祝贺成功,围观的农民高兴地说:真得可以不用烧秸秆了! 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让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农业部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之一。

2015-02-15

三菱边与Covagen达成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战略合作

(Fynomers平台) 2012年10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三菱田边制药(Mitsubishi Tanabe Pharma)宣布,已与瑞士Covagen制药签署了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开发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 三菱田边将支付Covagen制药一笔400万欧元的预付款,以获得开发双特异性抗体FynomAbs用于1个靶标对(target pair)的全球性独家权利。

2012-10-22

J Virol:波等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风疹病毒细胞受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刊登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田波院士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s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ubella Virus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首次报道了风疹病毒细胞受体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012-11-18

Cell:朝光等半纤维素降解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Eukaryotic Cell发表了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田朝光课题组关于半纤维素降解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田朝光课题组与加州大学合作,解析了粗糙脉孢菌半纤维素降解基因xlr-1调控靶体,揭示了粗糙脉孢菌与其它丝状真菌在半纤维素降解和调控机制上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半纤维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

2012-11-18

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禾教授提出以荧光作为读出信号的可擦式光信息存储新概念,创新合成一系列具有高信噪比的光致变色荧光材料,大幅度提高其应用稳定性;创新合成可用荧光信号表征的可“锁”的光驱动分子梭和多构型逻辑功能分子机器等,解决了分子尺度上精确表征分子机器运动的关键问题;在国际上首先报道高选择性汞的荧光比率传感体系,在荧光探针和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染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2012-11-19

三菱边与第一三共在日本推出降糖药TENELIA

2012年9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菱田边(Mitsubishi Tanabe)与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宣布,双方将于9月10日在日本推出选择性DPP-4抑制剂TENELIA 片(20mg)。 TENELIA是一种DPP-4抑制剂,由三菱田边开发,该药是源于日本的首个DPP-4抑制剂类药物。

2012-09-07

South Afri Bot:长彦等发现异型种子休眠类型的新组合

近日,国际杂志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rmination dimorphism in Suaeda acuminata: A new combination of dormancy types for heteromorphic seed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异型种子休眠类型的新组合。

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