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还能促进癌症生长?《科学》发现全新联系
我们的肠子里住着无数小小的微生物。它们组成了人体的微生物组,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疾病会破坏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诱导肠道菌群产生毒素,对人体带来危害。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要比想象中大得多。它们甚至会改变人体的代谢,促进癌症生长。早前,研究人员们就发现性别本身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发
科学家发现小鼠青春期前后骨骼生长模式转变的机制
哺乳动物在进入青春期后,骨骼从快速增长(lengthening)模式逐渐转变成缓慢增粗(thickening)模式,然而变化的机制仍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团队揭示了小鼠青春期前后骨骼生长模式转变的细胞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标题为“Tracing the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长期培养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RNA谱的影响
在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之前体外扩增是必要的过程。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在基于干细胞的疗法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体外老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确切表达和共表达谱尚不清楚。
Science:特定肠道细菌可导致前列腺癌生长和激素治疗抗性
2021年10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意大利语区大学、瑞士南部肿瘤研究所和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肠道细菌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并使这种癌症能够逃避治疗的影响。他们揭示了肠道细菌通过提供促进生长的雄激素的替代来源如何促进晚期前列腺癌的进展以及它们对激素疗法的抵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
Front Pharmacol:新药物组合使用显著抑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神经科学卓越中心主任Nicolas Bazan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报道了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的实验模型中,获批的新药物的组合使用改善了生存并减少了肿瘤体积和生长。
Nat Med:1期临床试验表明广泛中和抗体PGT121可长期抑制患者体内的HIV感染
2021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首次公布关于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报告以来的40年中,超过3200万人死于导致艾滋病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如今,鉴于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HIV感染者,每年有近200万新病例,HIV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全球流行病。广泛中和抗体(bNAB)靶向这种病毒外部的特定蛋白。在一
运动抗癌再添新证:长期锻炼可以在体内创造一种抑癌环境
众所周知,锻炼身体可以预防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甚至包括癌症治疗。近期,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表明,运动的确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使抗肿瘤细胞更有效,从而改善癌症治疗效果。近年来,运动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已在临床肿瘤学领域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正在将运动如药物一般添加到标准
Nature:肠道细菌利用硫酸酯酶降解结肠中的粘液糖蛋白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硫酸酯酶(sulfatase)促进了保护肠道内壁的粘液的降解,从而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产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0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硒酸钠对堇叶碎米荠两个生长时期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堇叶碎米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硒超积累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恩施和湖南壶瓶山一带。同时,堇叶碎米荠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蛋白、维生素、芥子油苷等营养成分。2021年3月份,堇叶碎米荠已经被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按照叶菜类蔬菜管理,成为合法的新食品原料。目前,富硒堇叶碎米荠在富硒农业中广泛种植。其中,莲座期的幼苗常常用于鲜食,而开花至结荚期成熟苗主要用于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研究揭示竹子茎秆快速生长的遗传机制
演化创新(evolutionary innovation)贯穿于整个生命之树(Tree of Life),如被子植物的花和鸟类的羽毛分别为植物和鸟类开拓和适应新的生态位提供了重要前提,其如何产生是演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新基因是演化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几乎所有物种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孤儿基因(特有新基因),而孤儿基因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