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Bruce A Beutler

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1957年12月29日-)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他于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之后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和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工作,并发现了LPS(细菌脂多糖)受体。

2012-02-02

PNAS:台湾科学家破解“细菌谜团” 解构细菌的保护屏障

金黄色葡萄球菌扫描电子显微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和基因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彻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构了细菌的保护屏障,突破了苦恼全球科学家20年的“细菌谜团”。

2012-11-18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5点3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法国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的奖金归于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奖金归于Ralph M. Steinman,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012-11-19

Mol Ther:一种实验性药物可越过肿瘤血脑屏障 靶向杀灭肿瘤细胞

2013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和俄州立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早期恶性脑瘤研究中的一种实验性药物,可以绕过血脑肿瘤屏障,杀灭肿瘤细胞并且阻断肿瘤血管组织的生长。

2013-07-20

Nat Rev Microbiol:粘膜表面的新屏障

对于许多病原体而言,其进入宿主的初始点是粘膜上皮细胞,而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在这一表面部署若干个防御机制,包括黏液自身。如今,Barr等人指出,噬菌体或许会在宿主的粘膜表面构成一个额外的抗菌防御机制。 作者对一系列生物体的粘膜表面进行了采样,并且发现,与周围环境相比,噬菌体与细菌的比例在这些表面上大约是前者的4倍。

2013-07-12

JoVE:利用微泡和超声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

治疗脑部位疾病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是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会阻断有害的毒素和有益的药物进入大脑。但是发表在JoVE杂志上的一项新技术表明使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利用微泡和超声聚焦能帮助药物进入大脑,这一新技术可能为治疗一些重症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脑肿瘤等新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目前破坏血脑屏障(BBB)的方法是利用渗透调节剂,如甘露醇吸收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中的水份,导致细胞之间的间距变得更大。

2012-11-18

Cell Stem Cell:徐国良等发现打破细胞重编程屏障的关键因素

2月13日,国际期刊Cell Stem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DNA加氧酶TET和糖苷酶TDG共同介导DNA氧化去甲基化,在细胞命运转变中起必不可少的作用。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