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解读人类大脑的神奇屏障—血脑屏障近期研究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解读人类大脑的特殊屏障—血脑屏障的最近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血脑屏障模型 或可促进多种脑部疾病的研究doi:10.1038/ncomms15623将药物运输到大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脑中的血脑屏障并不容许进入血液中的大部分物质跨越而进入到大脑中,血脑屏障是保护机体大脑免于有害化学物和外来物损伤
哈佛医学院:肠道菌群能够塑造宿主生理学
最近,关于“细菌如何影响宿主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引起抑郁症状,并且相关的微生物种群也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在1660年代,名叫Anton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纺织品商人开始磨制放大镜片,以便能更好地观察织物的编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他的一个镜头,观察池塘的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了解包含于微小生物的世界,似乎掀起了一阵狂热的研究浪潮,但科学家们
Science:华人学者将CRISPR改造成“录音笔” 记录特定细胞生理信号
说到CRISPR,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手段。没错,这一技术是CRISPR系统在当下最为火热的应用,也是基因疗法领域最富潜力的工具之一。但你要以为CRISPR只能用于基因编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重新审视CRISPR这套系统的应用潜力。来自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华人学者
深度解读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17: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研究者Jeffrey C. Hall, 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地球上的生命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有机生命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这种时钟能够帮助他们预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制造人类血脑屏障的“新配方”
2017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脑屏障是大脑的“看门人”,其是一种几乎无法穿透的细胞屏障,其能够使得毒素和其它制剂进入到血液而无法进入大脑,从而无法对大脑产生损伤作用。作为重要的解剖结构,血脑屏障是大脑首个最全面的的防线,其除了能保护大脑外,还会帮助有效预防一些疾病,阻断多种小型药物分子对大脑产生的一系列神经性影响,比如中风、创伤及癌症等。图片摘自:UW-Madison此前
从果蝇处见微知著——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一只小小的果蝇体内,竟有揭示人类生物钟机制的基因密码。三位“40”后美国科学家历时几十年,从果蝇处见微知着,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生物钟相关基因的研究。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于1940年代的这三位
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01-2017年)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颁布揭晓, 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荣获该奖项。Yoshinori Ohsumi现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分子细胞学教授。 117年诺奖--生理或医学奖总结如下(MedSci独家整理),在整个117年中,有9年因各种原因(如战争)未颁奖,实际上颁出107年。下面是全部的奖项及获奖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HPV疫苗研究进展!
2017年9月6日,被誉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公布获奖名单。今年该奖项分别授予在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激酶信号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研发以及为妇女提供基础健康和生殖保健服务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机构。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1】Science:HPV疫苗不安全?一场对“伪科学”的质疑11月11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雷帕霉素重磅级研究进展!
2017年9月6日,被誉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公布获奖名单。今年该奖项分别授予在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激酶信号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研发以及为妇女提供基础健康和生殖保健服务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机构。2017年的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项授予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迈克尔-哈尔,理由是他发现了营养活化TOR蛋白以及其在细胞生长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TOR蛋白的作用被破坏会导致糖
生物物理所血脑屏障发育分子调控网络研究获新进展
8月2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晶晶课题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CD146在血脑屏障(BBB)发育中协同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BBB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至关重要,其发育是一个由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等紧密协同的渐进过程,包括BBB诱导形成和屏障功能成熟两个阶段。尽管目前对于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