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密码: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
说起生物高科技密码,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通常是指纹扫描、面部识别,看多了美国大片可能会想到眼睛虹膜识别等等。为了提升密码的强度,人类一直在努力,上面提到那些或许正在或许近一段时间被广泛使用,但是现在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难以被复制的脑波和心跳,其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生物制剂安全无毒可灭蚊
气温回升、天气转暖,人们到处踏春巡游,可蚊子带来的烦恼也“与温俱增”。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家使用一种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剂灭蚊,效果好而且安全无毒,适合在城市社区、公园等外部环境灭蚊。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研究员闫建平介绍,他们研制出一种生物制剂,完全无毒无污染,主要成分是一种细菌,蚊子的幼虫摄入后,这种细菌会与体内分泌的消化酶结合,产生毒素,幼虫便会得败血症而亡。
农业生物技术对粮食安全推动作用不可替代
10月18日下午,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技术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发言时指出,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将面临劳动力转移、生产成本上升、科技投入不足等八大困难,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虽然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但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转基因政策短期内不会大的突破。
我国将修订食品安全法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19日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已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法制司决定面向社会围绕食品安全法修订内容开展征集意见活动。 据了解,此次修订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国将加强林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许可
中国官方11日表示,将加强林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许可,积极开展林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加快林业转基因试验进程,促进转基因林木的利用和商品化步伐,严格管控和监测外来物种引进,确保林业生物和生态安全。 中国国家林业局11日发布《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称,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对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贵州检验检疫局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门”主题活动
10月18日,贵州检验检疫局携手贵州大学举办“国门生物安全进校门”主题活动。活动主要是宣传常见外来有害生物及危害、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等有关知识,并发出倡导“从我做起,不盲目购买、携带或邮寄动植物产品进境”。
“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
10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山东农业大学加强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领域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2013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泰安山东农业大学举行。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邢善萍,以及来自总局动植司、通关司、进出口食品局、办公厅,山东质检两局,山东农业大学的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活动。
阿法替尼(GIOTRIF)疗效和安全性再添证据
来自两项关键性的、大规模、III期、注册临床试验(LUX-Lung 3研究和LUX-Lung 6研究)的数据显示,阿法替尼相较于化疗应用于亚洲和非亚洲患者具有优越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生物谷被评选为“上海市AA级安全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为促进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提高网民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日前在上海市公安局的指导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单位的支持下,上海市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会将以“保护个人隐私,共筑安全上海”为主题在2014年9月-11月期间开展了上海市第三届安全网站评选活动。活动期间,互联网企业通过提交网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