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型CRISPR-Cas12f基因编辑系统:机制与研发 | 合成生物学专家说

由生物谷、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梅斯医学联合主办的《2023合成生物学与细胞智能制造大会》将于4月底在杭州隆重举办,大会将共聚前沿领域同行,围绕行业政策标准、前沿科学技术及应用、未来发展趋势及投

2023-02-17

植物合成生物学公司Calyxt退市,将与农业基因编辑先驱合并,拟二季度完成交易

总部位于罗斯维尔的 Calyxt(Nasdaq: CLXT)是一家植物合成生物学公司,从明尼苏达大学拆分成立。2018 年,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关闭”了大豆中产生反式脂

2023-01-28

茶树嘌呤生物合成相关优异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研究发现,F1个体的苦茶碱含量与咖啡碱含量呈高度负相关(R2 >0.9),高苦茶碱个体与无苦茶碱个体呈1:1分离。混合分组转录组测序、分子标记定位和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苦茶碱合成酶(TcS)基因是决定高苦

2023-01-04

Science:利用合成DNA技术揭示Hox基因簇调节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合成DNA技术和干细胞基因组工程技术,构建出人工Hox基因---它们计划并指导细胞在哪里发育成组织或器官。

2022-07-14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发现调控红豆草缩合单宁生物合成关键基因

该研究筛选出的高单宁含量的红豆草种质资源为品种选育和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提供了材料,鉴定出的缩合单宁合成关键基因同时为改良牧草品质提供了候选基因和参考。

2022-07-12

New Phytologist: 研究揭示控制抗抑郁分子贯叶连翘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进化历程

该研究基于基因组挖掘和生化实验解析了编码hyperforin生物合成前三步的两个基因簇并剖析了这些基因簇何时以及通过何种方式组装形成,探索了植物中次生代谢的进化历程

2022-05-16

Cell:合成基因元件的跨物种表达有助发现人类微生物组衍生性的代谢物

超过60%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癌症治疗药物,都来自于由代谢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形式的天然产物。这些分子通常形成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是在包括细菌、植物和人类在内的多种生命形式中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然

2022-04-09

Science Bulletin:单子叶植物特有基因簇调控水稻免疫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报道了单子叶植物特有的脂肪族酚胺-羟基肉桂酰腐胺(HP)基因簇调控水稻免疫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为代谢水平上揭示植物细胞死亡及免疫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通报 (Science Bulletin)》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代谢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

2021-06-21

研究人员绘制燕麦基因组草图并解析燕麦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EMPS)、中科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韩斌研究团队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JIC)Anne Osbourn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倍体燕麦Avena strigosa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并完整地解

2021-05-10

生物燃料、疫苗生产、基因电路......合成生物学五年内或将达到千亿市场规模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领域自出现以来,催生了许多利用全细胞实施的技术。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