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
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微流体在近几年也迅猛的发展。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在其中,微量的液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特定模式的流动。听着如此黑科技的微流体的发展其实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生物化学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体发展很好的推动力。自那时起,“芯片实验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微流体的世
微生物合成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地球上存在着一类喜欢生活在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极端的生活环境使这类嗜盐微生物进化出了特殊的生存能力。对嗜盐微生物的研究不仅为探索生命的极限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也为其特殊功能和代谢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向华研究组一方面从事极端嗜盐古菌遗传机制(如基因组复制和CRISPR功能)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长期开展嗜盐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10余年
2017年度生物医学类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新鲜出炉(内附详细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87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评通过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含3个创新团队)在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办网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同时公布的另有2016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大有作为(第1期)
2017年5月14日/生物谷BIOON/---1943年,由McCulloch,Pitts和Wiener等科学家发表的关于生物控制论和仿生学的科技论文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从那以后,一些科研团体热衷于从物理学、数学和工程计算中探寻生物学的踪迹,探索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试图从工程研究中获取一些新的概念和灵感;二是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学中的概念和相关技术,很好地帮助神经科学家们理解生物系统的功能。
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在京召开
4月21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旨在彰显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学术水平,构建生物医学工程各学科交融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实
美生物医学研究或面临"创新赤字"
美国白宫日前公布了2018财年(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联邦政府预算纲要报告,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遭受重创——2018财年预算只有259亿美元,比2017财年的317亿美元减少了58亿美元,降幅达到18%。由此造成的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7十大突破性技术,生物医学领域占3席
2017年2月21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国大陆地区首发,这也是该榜单首次在中国跟美国同步首发。 今年入选的十大科技包括强化学习、自动驾驶货车、太阳能
年终盘点:2016年国外生物医学重磅研究
2016年即将过去,针对《Nature》、《Science》和《Cell》期刊的盘点,小编都有大量盘点。但是,作为发展比较快的生物医学领域,小编特地挑选了2016年一些点击量比较高的新闻,以飨读者。1.Oncotarget:突破!中澳科
2016年生物医学大盘点,各种干货特辑!
欢聚年终盛典,尽享福利盛宴,梅斯医学年终盛典将于2016年12月15日拉开帷幕!不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医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临床达人;是热情洋溢的科研新秀,还是生命科学行业的专家大咖,你都能在这里找到2016年度与你最相关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