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肉苁蓉生殖保护研究取得突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小莺教授团队历时6年,对中药肉苁蓉的生殖保护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团队在前期以人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常作为增塑剂而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具有雄性生殖发育毒性)作为雄性生殖损伤的诱导物,模拟双酚A对机体的病理、毒理作用,建立了致生殖损伤的药理模型,在生理及病理模型基础上证明肉苁蓉醇提物可显着提高精子的能动性、精子数量、精子活性并降低精子的畸形率;提高睾酮生

2018-04-06

生殖免疫研究取得进展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形成特殊的母胎界面来呵护胎儿的正常发育。母胎界面包括大量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NK),这种细胞在妊娠前三个月占淋巴细胞总量的70%,如此大量存在的dNK细胞在胚胎发育中发挥何种作用,尚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魏海明、田志刚课题组合作发现,在人和小鼠早期妊娠蜕膜组织局部存在大量CD49a+Eomes+NK细胞亚群,通过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胚胎

2017-12-25

Nature:发现让生殖细胞返老还童的潜在新机制

图片来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4620。2017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Calico生命科学公司(Calico Life Sciences)的Adam Bohnert和Cynthia Kenyon在实验室中利用线虫开展研究,针对人类生殖细胞如何恢复活力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新解释。他们的发现可能对人类

2017-11-25

揭示雌性哺乳动物胚胎清除雄性生殖系统机制

2017年8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COUP-TFII的蛋白决定着小鼠胚胎是否产生雄性生殖道。这一发现改变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观念:胚胎将自动地变成雌性的,除非胚胎中的雄激素让它变成雄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imination of t

2017-08-22

学术界呼吁“谨慎而积极”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

国际学术界多个机构3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谨慎而积极”地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认为应继续推进基础研究,但反对把这项技术用于生殖目的。这份政策声明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此前一天,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等机构报告说,利用有“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一种与遗传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这是美国国内首次进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目前开展以怀孕为最终

2017-08-05

AJHG:11家遗传学机构呼吁谨慎使用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组编辑技术

2017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11个从事遗传学研究的组织关于对人类生殖细胞系进行基因组编辑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中研究人员不推荐在人类怀孕达到顶峰时进行基因组编辑,但研究人员希望将体外研究推向潜在的临床应用中。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遗传

2017-08-06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重组在两性之间的差异——山大张亮然教授专访

编者按: 减数分裂交叉重组异常是导致人类和其它动物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以及各种遗传疾病等的重要原因。 为此生物谷专访了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张亮然教授。生物谷:张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新生儿遗传病转化医学研讨会”。您一直致力于研究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请问选择这个研究方向的出发点是什么?回答: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

2017-06-27

李劲松教授:生殖干细胞介导的基因编辑

6月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沪隆重开幕。本次大会邀请到国内相关企业的专家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基因编辑在临床应用中的重大突破,大会期间设有主题讨论环节,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实现规模化的临床应用面临的困难、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未来会不会有更好的基因编辑技术出现, 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问题进行探讨。此次会议持续两天,6月10号,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

2017-06-10

Science:转录因子WUSCHEL介导拟南芥生殖细胞产生机制

图片来自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将植物的普通体细胞转化为生殖细胞(用于有性生殖)的调节通路。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TINOBLASTOMA RELATED1 mediates germli

2017-06-10

瞿礼嘉研究组近日解决植物生殖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演化理论认为,在陆地上生长的高等植物是从生长在水中的藻类演化而来的。在从水中生存到陆地生长的转变过程中,植物需要演化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少水或缺水的新环境,例如演化出了维管束组织以便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物理支撑和营养物质的远距离运输;演化出位于表皮的保卫细胞能加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等等。高等植物的生殖过程同样演化出了一些特化的组织来使用生殖方式的改变。众所周知,在水生藻类和动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