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
NCB:首张人类生殖细胞发育路线图
大约10%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症的影响,然而通常并不清楚他们的病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机体无法生成有活力的配子所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研究了人类的生殖细胞的发育,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如何在实验室中生成它们。 尽管人类生育年龄大约是在15-45岁,持续生成人类卵子或精子的前体细胞却是在很早以前——母亲子宫中受精卵长成一个微小的细胞球之时就已形成。
Wockhardt获准推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仿制药Alfuzosin
2012年8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 印度制药公司Wockhardt周二宣布,已获FDA批准推出10mg规格盐酸阿夫唑嗪(Alfuzosin hydrochloride)缓释片,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或前列腺肥大。Alfuzosin是赛诺菲集团(Sanofi)推出的Uroxatral®的仿制药。Wockhardt表示将立即将该产品推上市场。
:核桃饮食延缓小鼠前列腺肿瘤生长
核桃(Juglans regia)坚果,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在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通过基因编程患上前列腺癌的小鼠如果吃含核桃的食物拥有更小的和更慢生长的肿瘤。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和和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西部区域研究中心的同事们评估了小鼠吃不同食物9周、18周和24周后产生的肿瘤大小。
Sci Transl Med:有助于科学家发现和评估前列腺肿瘤的糖
2013年8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GE医疗集团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利用一个天然形成的糖可以提供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方式来观察肿瘤,分析癌症药物是否有效。 该技术使用称为丙酮酸的化合物,当葡萄糖在体内分解时产生丙酮酸,丙酮酸主要提供能量给细胞。然而,在癌症中,丙酮酸被更频繁地转换成一个不同的化合物--乳酸。
英确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子开关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称,一种名为LIN28的蛋白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发癌症的关键“开关”。这一发现对于开发新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各个年龄段男女都可能罹患的癌症,如睾丸癌、卵巢癌皆属于此列。虽然目前的化疗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该类疾病,但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也很严重,会损害患者的听力,造成肾脏、肺叶以及骨髓损伤。
JBC:赖仞等牛虻唾液腺抗血栓活性物质研究获进展
你或许不知道,牛虻唾液腺中含有丰富的抗血栓活性物质。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从牛虻唾液腺中识别了大量的抗血栓功能物质。 近日,该研究团队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与美国NIH John博士领导的团队合作研究发现,牛虻唾液腺中的一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因子含有一独特的空间结构域,该结构域既是血小板膜受体aIIbb3的结合位点,同时也结合类十二烷酸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