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与孙蓉领导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创新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低成本、高可拉伸性、高灵敏度等功能特性的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器材料,并实现对人体运动行为的实时监测。研究成果以《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基于微裂纹机理的镍/石墨烯包覆的聚氨酯海绵三元杂化材料用于高灵敏度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为题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
MIT研发可食用的消化道传感器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隶属于哈佛大学的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灵活的可消化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卷成一个药丸,在服用之后,会附着在肠壁或胃壁,测量消化道的节律性收缩。麻省理工的研究员一直致力于研究消化技术,在去年,麻省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和东京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出一个由猪肠精心打造的小型折叠机器人,用于从人体内部取出吞下的胶囊或误吞的电池。而麻省理工学院这次研发的传
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人体汗液中富含大量潜在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相比较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其具有非侵入(Non-invasive)和实时连续监测等优势,因此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研究成为可穿戴健康电子设备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微型化、集成化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全固态参比电极,是检测汗液中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核心传感技术。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固态离子传感器多采用导电聚合物作为离子/电子的传导层材料,存在稳定
多材料3D打印免装配柔性驱动器研究取得进展
实现外界刺激下驱动器件功能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结合是仿生驱动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各种水凝胶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基于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等的复合物材料相继在驱动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且制备出了类似于毛毛虫、鱼和花朵等复杂结构形状的仿生驱动器件。然而,由于很多仿生器件形状复杂,且多数需要多种材料组合才能实现驱动、运动等特定功能,如何构建复杂结构以及解决多材料组件的装配等问题仍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基因筛选与精准蛋白检测
高效基因筛选与精准蛋白检测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创新前沿技术,在探索疾病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发育等过程中所起的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正成为诊断与治疗血液病、肿瘤、遗传病等疾病的有利工具……点击查看更多
揭示雌性哺乳动物胚胎清除雄性生殖系统机制
2017年8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COUP-TFII的蛋白决定着小鼠胚胎是否产生雄性生殖道。这一发现改变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观念:胚胎将自动地变成雌性的,除非胚胎中的雄激素让它变成雄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imination of t
心电血氧脉搏三合一采集器与无线单导心电采集记录器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8月8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与深圳中科汇康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手握式心电、血氧、脉搏三合一采集器(3in1)和无线单导心电采集记录器(Mini Holter)两款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经过近四年的技术攻关和临床测试实验,日前正式获得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移动健
梯瓦新型哮喘吸入器获美国FDA批准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梯瓦制药旗下的新型QVAR RediHaler吸入器,其内主要活性药物成分为二丙酸氯地米松HFA,可以用于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梯瓦表示,传统的定量气雾吸入器(MDI)在用药前应注意剂量,明确一次给药揿压几下。与之不同的是,梯瓦的这一新产品就无需要进行人工的调节。与QVAR(二丙酸倍氯米松HFA)相比,QVAR RediHaler中的活性药物成分是相同的,
学术界呼吁“谨慎而积极”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
国际学术界多个机构3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谨慎而积极”地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认为应继续推进基础研究,但反对把这项技术用于生殖目的。这份政策声明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此前一天,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等机构报告说,利用有“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一种与遗传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这是美国国内首次进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目前开展以怀孕为最终
AJHG:11家遗传学机构呼吁谨慎使用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组编辑技术
2017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11个从事遗传学研究的组织关于对人类生殖细胞系进行基因组编辑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中研究人员不推荐在人类怀孕达到顶峰时进行基因组编辑,但研究人员希望将体外研究推向潜在的临床应用中。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