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获重要成果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概观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举办第三届国际生殖免疫学大会暨国家级生殖免疫学习班
9月27日到29日,由中国免疫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我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生殖免疫学大会暨国家级生殖免疫学习班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大会是在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大金教授组织的前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基础上开展,会议内容围绕母胎界面免疫调节、生殖内分泌-免疫-代谢调节网络、免疫避孕、生殖免疫相关疾病共四方面展开。
Agenus与赛诺菲竞争开发生殖器疱疹疫苗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以下简称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辅助生殖技术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护人民健康权益,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决定联合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集中整治,标本兼治,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
卫生部解读《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一、为什么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促进技术的规范、有序应用,对于保护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辅助生殖技术行政审批权调整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后,各地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技术准入,促进了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应用。
我国暂缓辅助生殖技术审批
2月5日,卫生部和总后勤部联合启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暂缓辅助生殖技术审批,集中整治非法买卖卵子、代孕等不法行为。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启动会上指出,一些未取得资质的机构和个人违法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一些非法机构在网络上随意销售促排卵药物;个别医务人员受利益驱使参与违法违规活动;一些地方还存在法规明令禁止的代孕和非法买卖卵子等现象,严重侵害群众健康权益...
卫生部等联合启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2013年2月5日,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王玉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刘谦出席会议。 陈竺指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进入临床应用以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卫生部先后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促进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有序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PNAS:揭示双酚A破坏生殖系统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刊登于PNAS期刊上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新的证据表明塑料添加剂双酚A(bisphenol A, BPA)能够破坏女性的生殖系统,导致染色体损伤、流产和出生缺陷。 在这项研究中,华盛顿州立大学遗传学家Patricia Hunt 和同事们报道,在体内含有的BPA水平类似于人体内的恒河猴中,他们观察到生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