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生态系统需要多种相互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物种间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可帮助稳定某个群落。 在许多情况下,多个物种可帮助某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但新的结果显示,相互作用类型的多样性——诸如掠食、竞争和互利共生——也是重要的。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研究只针对一种单一的相互作用类型。

2012-11-18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海洋所所长孙松研究员任理事长,同时聘任张国范研究员为实验室主任,与会领导共同为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

2013-04-18

山东“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会议通过了“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聘任了工程实验室主任,审议通过了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和章程。

2013-04-23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2013-04-16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海洋所所长孙松研究员任理事长,同时聘任张国范研究员为实验室主任,与会领导共同为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

2013-04-16

NAR:植生生态所科研人员发现RNA剪接保真性调控新机制

近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徐永镇研究组关于ATP水解酶Prp28调控RNA剪接保真性机制的研究成果。 内含子的去除由RNA剪接催化完成,是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内含子序列包含三个保守的RNA区域:5’剪接位点(splicesite,SS)、剪接支点和3’剪接位点。

2013-03-20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2013-04-23

Naturwissenschaften:蒋志刚等揭示原羚属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地理距离密切相关

理解物种地理分布格局是生物地理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关键核心之一。由于在空间生态学中必须考虑研究所涉及的尺度,从而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是一个极为重要且经常发生的主题。

2012-11-18

Chemoecology:榕树-榕小蜂共存化学生态学机制研究新进展

在最为典型的互惠共生体系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中,植物和昆虫的繁殖都直接依赖于对方,联系两者的“信号”是维持该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榕树与其专性传粉昆虫榕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榕树依靠榕小蜂传粉产生种子,并为榕小蜂提供繁育场所。在该系统中,榕小蜂只在榕树处于雌花期时进入果腔传粉并产卵,而只在雄花期的榕果内收集花粉。

2012-07-04

PLoS One:陈防等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因素研究获进展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5%,其CO2排放量占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25%,因此,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