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揭开HIV生命周期的奥秘

自HIV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爆发流行以来,很多人死于HIV的感染,在寻找抗病毒疗法的新方法上,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其或能分析并影响HIV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

2022-03-31

近期科学家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科学家们经过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多年的研究,如今利用干细胞治疗多种人类已经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他们在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该领域科学家们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ure: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领衔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

2022-03-30

华兴资本2021年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年度回顾|诊断与生命科学

2021年,是我们与新冠疫情共处的第二年,医疗健康领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与机遇:中美资本市场政策频出,疫情主题和检测类企业的行情高低起伏,数字疗法和互联网医疗进一步渗透,AI企业取证并走向资本市场,更多医疗器械公司登陆港股IPO……

2022-01-24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再获教科书级的重大发现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论文“RALF peptide signaling controls the polytubey block in Arabidopsis”以长文形式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该论文揭示了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小肽信号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防止多精受精的分子机制,即每个胚珠仅允许一根花粉管穿出花柱道

2022-01-22

近期科学家们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最终导致部分肝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性肝癌。近1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从18%急剧增长到29%,其增长速度是西方国

2022-02-26

科学家在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主动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基于其生物发生、大小和生物物理性质,可以进一步分类,例如外泌体和微泡等。尽管最初七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并且因此被低估,但如今EVs越来越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1】J Ext

2022-01-27

多篇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克罗恩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人类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而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约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约为2.29/10万,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万,如今炎性肠病已经由少见病发展为了常见病。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人类克罗恩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

2022-01-27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NA组学团队开发PolⅢ转录的非编码RNA功能网络信息库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NA组学团队杨建华教授等开发了Pol3Base数据和信息库,系统鉴定RNA聚合酶III(PolⅢ)转录的非编码RNA(P3RNA),全面解析P3RNA的互作组、表达、进化、表观转录组、疾病变异及调控网络。Pol3Base 网站整合了由不同转录因子调控的数千个 RNA 聚合酶 III 转录的 ncRNAs 转录组数据。Pol3Base 的

2022-01-02

探索生命的奥秘,基因测序或将引领生命科学发展

随着临床诊断、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基因测序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2021-11-11

Cell Stem Cell:科学家在生长人类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保持分化能力和表观遗传学完整性的同时,分离具有原始多能性特征的人类MEK/ERK信号无关的多能干细胞(PSCs)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实现培养的器官用于挽救生命的移植程序的愿景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干细胞方面的工作正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以题为“Principles of signali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