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机械力调控 B 淋巴细胞免疫活化研究获新进展

蛋白激酶 Cβ(PKCβ)和黏着斑激酶(FAK)协同调控 B 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对呈递抗原基质硬度的敏感性2017 年 7 月 31 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组在《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名为《蛋白激酶 Cβ(PKCβ)和黏着斑激酶协同调控 B 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对呈递抗原的基质硬度的敏感性》(Substrate stiffness governs the initiation of B

2017-08-02

Nature:首次发现T细胞通过突触相互作用将多巴胺转移到B细胞

2017年7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南澳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德国赫尔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美国基因泰克公司、英国牛津大学和意大利科学健康研究所(IRCCS)的研究人员在免疫系统中发现大脑样活动(brain-like activity),从而有望更好地治疗淋巴瘤、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2日在

2017-07-15

辉瑞靶向抗癌药Besponsa获欧盟批准,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017年7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Besponsa(inotuzumab ozogamicin)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CD22阳性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人患者的治疗,该适应症包括费城染色体阴性(Ph-)成人患者和费城染色体阳性(Ph+)成人患者,其中

2017-07-03

生命中心颜宁研究组在《细胞》发表论文 报道脂类转运蛋白 ABCA1 的三维结构

2017 年 6 月 8 日,生命中心颜宁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脂类外向转运蛋白 ABCA1 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Human Lipid Exporter ABCA1)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 ABCA1 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胆固醇广泛地存在于高等动物的各类组

2017-06-09

国内第一家全自动深低温细胞存储中心 “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如今,趁年轻、健康时,把自己的优质细胞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扩增并输回人体进行细胞治疗这一梦想成了现实。2017年5月18日,为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由上海长征医院与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军民共建的“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在上海长征医院正式启动。中心拥有国内第一家全自动深低温细胞存储中心,可实现活体细胞程序降温、存储、复苏、使用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由于整个流程均处于精准控制的深低温环境,从而

2017-05-19

Science:抗体免疫应答与生发中心调控新机制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CD4 阳性的一类细胞亚群,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淋巴结生发中心反应以及体液免疫的发生。Tfh细胞的主要特质之一是大量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5、ICOS以及PD-1。在向生发中心聚集之前,辅助性T细

2017-04-14

生命中心欧光朔研究组在 Developmental Cell 发文 揭示微丝骨架调控细胞 - 细胞融合新机制

2017 年 4 月 11 日,生命中心欧光朔研究组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traplakin 蛋白诱导微丝骨架与融合蛋白形成正反馈促进细胞融合” (Spectraplakin Induces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Fu

2017-04-19

Nat Immunol:制造抗体的免疫B细胞是如何产生的?

来自比利时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Taok3或许在名为边缘带B细胞(marginal zone B cell,MZB)的免疫B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MZB细胞主要负责制造抗体来抵御疾病,研究人员对MZB细胞非常熟悉,但该细胞发育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却并不清楚,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就阐明了蛋白质Taok3的关键作用。

2017-02-06

十三五生物产业规划: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建免疫细胞治疗示范中心、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

1月12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印发,规划提出,推进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

2017-01-12

B细胞居然可以预防早产!

美国及许多其他国家早产儿的比例已经上升到1/6,它是婴儿死亡和长期疾病的首要原因,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而一项由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副教授Kang Chen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发现母亲的B淋巴细胞在抵抗炎症引发早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