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开发出一种自动化的电子显微镜平台,可高分辨率地重建神经回路图谱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神经元网络是如何连接成功能性神经回路的呢?这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长期问题。为了回答这个基本问题,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神经回路,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4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21-01-17

Science:新研究绘制出大脑皮层中的抑制性神经元回路的发育图谱

2020年12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如何构建比目前已知的任何事物都要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大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绘制了抑制性神经元回路的发育图谱,并报告发现了独特的回路形成原理。他们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监测神经元网络结构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捕捉到个体成长和适应环境的时刻。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2月3日在线发表

2020-12-07

PNAS:研究揭示大脑调节注意力的关键神经回路

生物体成功实现其目标所需要的注意力控制来自两种能力:阻挡分心的专注性和抑制冲动的纪律性。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能力是独立的,但是在名为 “locus coeruleus(LC)” 的大脑区域中,去甲肾上腺素产生神经元的活动可以通过靶向前额叶皮层的两个不同区域来控制两者。

2020-11-04

SERS液滴生化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大鹏课题组与中北大学教授熊继军课题组合作,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生化检测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陈大鹏课题组提出一种开放式SERS液滴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基底型SERS器件所需的复杂制备工艺问题,利用烛灰纳米链结构的多孔易断性,以滚动方式在基底形成具有丰富三维“热点”的SERS活性液滴,从而增强液滴

2020-10-05

Neuron:揭秘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塑造神经回路的分子机制

2020年9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免疫细胞在微调大脑神经回路方面或许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称之为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不仅能够保护大脑免于感染和炎症,而且还能帮助塑造发育中的大脑回路,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还能指导神经元对感觉线索产生反应从

2020-09-21

Science: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西班牙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一个控制胚胎体型形成的基因网络---在人类中的进展速度比在小鼠中更慢,原因在于人类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更慢。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可能是物种间发育节奏差异

2020-09-21

Cell: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氧化代谢促进神经干细胞永生化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世界范围内,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仅2018年就夺走了约960万人的生命,占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癌症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控制的---最近,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的人类癌症,如宫颈癌、胃肠癌和乳腺癌等,都是源于成体干细胞失去调节。这些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我们的许多器官中,在那里,它们提供了

2020-09-21

回路转 微生物组创新疗法达到关键性3期临床终点

 今日,Seres Therapeutics宣布,该公司开发的微生物组疗法SER-109,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关键3期临床试验ECOSPOR III中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ER-109导致给药8周内CDI出现复发的患者比例显着下降,疗效结果超过之前与美国FDA协商确定的阈值。Seres计划依据这一临床结果,向

2020-08-11

Nature:微生物通过肠-脑回路调节交感神经元

2020年7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联系监控着肠道组织及其微生物和饮食内容,调节着肠道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吸收和节律,以及与大脑相连的进食行为。因此,有可能存在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回路,并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区域,而中枢神经系统反过来又调节肠道的生理机制。近日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文表示,他们通过结合转

2020-07-17

智能金纳米管阻止癌细胞产生化疗耐药性!

2020年6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化疗药物是许多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础。然而,目前的化疗仍远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和癌细胞的耐药。因此,构建一种理想的化疗策略来逆转耐药性是必要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智能纳米系统,该系统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图片来源:SIAT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

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