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编辑工具锌指核酸酶(ZFN)研究进展——2011生物谷研究盘点
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又名锌指蛋白核酸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一种人工改造的核酸内切酶(图1),由一个 DNA 识别域和一个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构成,其中DNA识别域赋予特异性,在DNA特定位点结合,而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赋剪切功能,两者结合就可在DNA特定位点进行定点断裂。
ACS Nano:樊春海等核酸药物纳米载运体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纳米领域杂志ACS Nano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elf-Assembled Multivalent DNA Nanostructures for Noninvasive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Immunostimulatory CpG Oligonucleotides...
PNAS:开发出治疗弓形体病的反义核酸疗法
2012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治疗弓形体病的新的治疗方法,弓形体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这种新型方法在早期试管和动物实验中表明,其可以阻止寄生虫产生选择性的蛋白质,当这种新型疗法在小鼠中进行试验的时候,研究者揭示了其可以明显降低小鼠体内超过90%的可见寄生虫。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NAS上。
:上海药物所小分子调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杨财广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基于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饰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结构开展小分子调控研究,首次获得了对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细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论文于2012年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两种新技术鉴定锌指核酸酶切割脱靶位点的频率
当锌指核酸酶失效时 两种新技术鉴定锌指核酸酶切割脱靶位点的频率 结合到DNA(橙色)上的锌指核酸酶(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Thomas Splettstoesser 【towersimper注:本文为译文,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业开发,转载请标明翻译者towersimper...
研究发现:缺乏两种小核糖核酸 会导致不孕
当代社会不孕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无法顺利排卵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缺乏两种特定的小核糖核酸(miRNA),会引发排卵障碍。 小核糖核酸是一类不编码制造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调节各种基因的功能。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如果雌性实验鼠体内缺乏miR―200b和miR―429这两种小核糖核酸,就难以怀孕。
第四届全国核酸疫苗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3年4月22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复旦大学及国际核酸疫苗学会主办,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卫生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核酸疫苗学术研讨会(4th Symposium on Nucleic Acid Vaccine in China)”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隆重召开。
第四届全国核酸疫苗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上海 2013年4月22日电 /生物谷BIOON/ -- 2013年4月22日,第四届全国核酸疫苗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明道楼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复旦大学及国际核算疫苗协会联合主办,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承办。近2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生物谷作为独家媒体受邀参加此次大会。
PLoS Pathog:解析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三维结构有助开发新的抗流感药物
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的研究人员确定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部分的三维详细结构,其中这种酶在流感病毒复制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2年8月2日,这种重要的发现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 研究人员集中关注这种病毒RNA聚合酶中核酸内切酶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