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安全可靠的提取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版第五版)》,实验室检查在鼻咽拭子、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种可检测出病毒核酸,确诊依据之一为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RT-PVR检测SARS-CoV-2核酸阳性,检测流程如下:由于SARS-CoV-2传染性极强
1小时内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华大智造研制“全封闭台式新型冠状病毒快检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是临床诊断、解除隔离、康复出院的重要诊断依据。伴随疫情进一步发展,抗疫“战场”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区域和使用场景,对检测设备和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满足“移动即时检测”需求,华大智造研制全封闭新型冠状病毒快检自动仪,并联合上海吐露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配套试剂。该产品可支持1小时内完成病毒样本核酸提取、检测和结果判定,全程
CT与核酸检测哪个更靠谱?
这两天,一篇题为《一线医生疾呼:尽快用CT代替核酸检测,作为新型肺炎确诊标准》的文章火了。文章引用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发在朋友圈的疾呼: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2019nCoV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据悉,华中科技大学一位教授也向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总指挥部提交了《关于推荐以CT影像作为2019nCoV肺炎主要诊断依据的
打破核酸检测假阴性困局?抗体诊断试剂已接近临床试验完成阶段
湖北省一位危重症病人出现符合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状,但做了4次核酸检测才出现“双阳”结果;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一位武汉来京的发热肺炎患者,同样经过4次核酸检测才最终确诊新冠病毒阳性……近日,全国各地出现多例核酸检测“假阴性”病例,引发广泛关注。核酸检测为何频频出现“假阴性”结果?如何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2月8日深夜,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通过《中国科学报
显著提高外泌体产量和核酸包载效率,基因治疗取得新进展!
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James Lee课题组发明了一种细胞纳米化生物芯片,在数量级上提高外泌体生产和核酸包载效率,在靶向性和疗效上大大超越目前临床实验正在测试的外泌体包载的基因治疗药物!这些结果12月16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外泌体是细胞内的多囊体分泌到细胞外,半径为40-150
首次揭示噬菌体利用细胞核样区室保护自身基因组免受CRISPR核酸酶切割
2019年1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和感染它们的病毒正在进行一场与生命本身一样古老的分子军备竞赛。进化为细菌配备了一系列可靶向并破坏病毒DNA的免疫酶,包括CRISPR-Cas系统。但是,杀死细菌的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已设计出了它们自己的工具来帮助它们战胜这些最强大的细菌防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
脑靶向核酸纳米传递系统研究取得进展
10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巫林平课题组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Moein Moghimi研究团队共同合作,基于多肽的脑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最新成果“Crossing the blood-brain-barrier with nanoligand drug carriers s
Nat Biotechnol:新型纳米胶囊高效输送Cas9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用于体内基因组编辑
2019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编辑遗传密码的新工具为遗传性疾病、某些癌症甚至顽固病毒感染的新疗法带来了希望。但是,将基因疗法传递到身体特定组织的典型方法可能是复杂的,并可能导致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基因编辑有效载荷装入可定制的微型合成纳米胶囊中解决了其中的许多问题。近日他们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描述了这种新型的递
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的肿瘤靶向治疗方面获进展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顺铂和卡铂等铂类化合物作为一线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铂类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基于其与DNA的共价或非共价作用,这类相互作用是没有细胞选择性的,因而在利用铂药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发展新的铂药给药策略以提高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肿瘤区
线框式核酸纳米结构的骨架与关节
2019年7月2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迪明分子设计课题组和美国普渡大学毛诚德课题组合作在《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分支结构单元的线框式DNA纳米结构的自组装”(Self-assembly of wireframe DNA nanostructures from junction motifs)的研究论文。在纳米尺度实现分子和纳米材料单元的可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