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JM:微塑料已浸入人类血管,心脏病、中风和死亡风险高4.5倍

研究显示,只要把水烧开了喝,就能去除饮用水中高达90%的微塑料。

2024-03-10

100%发现率,微塑料已浸入人类睾丸,或损害人类生殖健康

研究表明,微塑料已浸入人类睾丸,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是PE,研究结果凸显了微塑料在人类睾丸中普遍存在,可能会损害人类的生殖健康。

2024-05-19

外卖盒,塑料饭盒!仅3分钟微波炉加热,释放出20亿微塑料颗粒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项体外实验,将人胚胎肾细胞培养在1000 μg/mL浓度下微塑料溶液中,72小时后,暴露于高浓度的肾细胞中只有23%能够存活下来。

2023-09-18

我国学者最新研究,100%发现率,微塑料已浸入人类精液

两项研究表明微塑料或对人类生育能力造成伤害!

2024-06-11

最新研究发现: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84%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2024-03-11

《Science》子刊:微塑料颗粒会进入大脑促进有毒蛋白形成,增加患帕金森病风险!

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廉价而轻便的特点,从塑料袋到奶茶瓶,从食品包装到衣物纤维,塑料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随着塑料的广泛使用和大规模生产,一种微小但潜在威胁的存在逐渐引起

2023-12-12

细胞培养肉真的比畜牧业环保吗?

细胞培养肉已经获准进入美国市场。该行业已经吸引了 150 多家公司,遍及 26 个不同国家/地区,2022 年筹集了近 9 亿美元,历史投资超 20 亿美元。但是,人工培养的肉,真的能兑现大幅减少资源

2023-07-10

首都医科大杨秀滨、华琨等人发现,微塑料已经入侵人类心脏

微塑料被定义为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来自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如塑料袋、瓶子、包装材料等。微塑料的存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可以进入环境中的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并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2023-08-11

微纳米塑料对小鼠/大鼠动物模型的毒性作用 ——系统综述和mate分析

微/纳米塑料 (Micro/nano plstics, MNPs) 被认为是一类新兴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排放到环境中的塑料废品分解以及直接从塑料产品释放产生,在尺度上小于5 mm,有的甚至成为纳米级

2023-05-25

定向进化PET解聚酶推动废弃PET塑料的完全解聚研究中获进展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具有成本低、便携、稳定、气密性好、透明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家用电器及食品包装等领域,但在自然界中难以解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