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Biotechnol:文等研究水稻基因组进化取得进展

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sequencing 50 accessions of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yields markers for identifying agronomically important genes。

2011-12-14

EHJ:红艳等先天性心脏病领域获进展

次揭示甲硫氨酸合成酶(MTR)启动子和3端非翻译区(3’UTR)上的2个多态位点能显著改变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2013-11-20

Euphytica:艇等鉴定出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武汉植物园成功鉴定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种群遗传学学科组汪志伟副研究员在王艇研究员指导下,与华中农业大学向长萍教授课题组和湖北农科院梅时勇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开展研究,对在大田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萝卜进行了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为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或核雄性不育类型。

2011-12-05

Genome.Biol:成树等研究蛹虫草基因组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王成树课题组关于蛹虫草基因组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文章发表在Genome Biology上,为深入研究虫草活性成分代谢途径及其有性生殖的分子调控机理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够感染杀虫的真菌种类达1000多种,主要为子囊菌。

2012-11-19

NSMB:大成等解析Hnt3-DNA复合物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s of aprataxin ortholog Hnt3 reveal the mechanism for reversal of 5′-adenylated DNA”的文章,研究成果由王大成院士研究组和江涛研究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2012-11-18

J Immunol:汉中等博卡病毒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课题组在人博卡病毒(HBoV)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HBoV的结构蛋白VP2能够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上的负反馈调节因子RNF125来增强IFN-b生成。相关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免疫学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HBoV主要感染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并常与其它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2013-06-20

J Ecol:绪高等温带森林种面积及β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的研究成果“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

2012-11-18

Biomaterials:强斌等纳米银生物毒性评估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物材料专业期刊Biomaterials刊登了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s standard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ir cytotoxicity。

2012-11-19

山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孟连铁线蕨

6月2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保育研究组组长严岳鸿副研究员带领组员商辉和顾钰峰等组员前往云南东南地区中越边境进行蕨类植物的调查取材。经过十多天的野外考察,三人涉足中越边境的十多个地方,行程3000余公里,采集到蕨类标本300多种,600多份。

2013-07-01

Plant Physiol:秀杰等揭示miRNA在油菜油份积累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12月2日,国际著名杂志Plant Physi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相关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mall RNA profiling in two Brassica napus cultivars identifies microRNAs with oi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al correlated expressions an

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