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线粒体疾病诊疗大揭秘——专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乐卫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线粒体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包括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为此在即将召开“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之际,生物谷专访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乐卫东教授。生物谷:乐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

2017-06-19

PLOS Genetics:复旦大学陈继研究组发现前列腺癌线粒体分裂调控新机制

2017年4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SPOP基因突变促进肿瘤的部分潜在分子机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晓锋博士和王洁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和余龙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线粒体是细胞主要的能量形成所在。线粒体的融合(fusion)与分裂(fission

2017-06-21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专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永明研究员

编者按: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强力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跨步的前进。 可以预期首先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方面,会迅速取得突破。为此,生物谷在即将召开2017 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之际专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生物谷: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您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

2017-05-18

辉教授课题组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最新成果

3月6日,《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晓晖教授课题组关于大脑关联学习的内嗅皮层−海马环路机制的重要发现。此论文将作为封面推荐文章正式发表于4月刊《自然•神经科学》。

2017-04-27

鹏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论文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到一个多组学时代。 包括基因组,转录组, 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 都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目前,多组学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手段。“

2017-04-27

椿:细胞治疗技术将是下一个医学浪潮

 4月6日,博雅控股集团董事长许晓椿博士出席“2017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生命科技与健康产业未来发展展望”,并在细胞治疗专题研讨会上,作《细胞治疗技术——下一个未来医学浪潮》专题讲演。“在过去的80年

2017-04-12

著名林学家涛院士逝世 享年75岁

中国著名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林业研究所名誉所长,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王涛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8月10日19 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2017-03-28

皓毅研究员: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模式小鼠构建

在第一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2014年入选“青年**计划”的王皓毅研究员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模型构建、T细胞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应用的报告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2017-03-27

北京大学蒋争凡、苏研究组连续两篇文章报道发现抗病毒天然免疫稳态调控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4日,国际免疫学著名学术期刊Immunity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研究组在抗DNA病毒天然免疫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Inflammasome Activation Triggers Caspase-1-Medi

2017-03-17

迪博士:生物信息分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挑战与机遇

3月1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肿瘤免疫+”研讨会:Better Together 在上海粤海酒店继续进行。普瑞基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晓迪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生物信息分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挑战与机遇”的精彩报告。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