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通过一种改造的细菌实现柳枝稷到乙醇的直接转换

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经过遗传改造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细菌不仅能够把生物质纤维素转化成糖,还能把糖转化成乙醇燃料。利用植物生物质进行具有成本效率的生物燃料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造乙醇之前的化学和酶预处理的成本。微生物工程的工作的方向因此一直放在了制造可以执行向乙醇的生物质转化的所有阶段的一种微生物菌株上,包括把植物纤维素分解成糖并且把得到的糖发酵成乙醇。

2014-06-04

国内生物燃料乙醇政策扶持力度将减弱

由于生产生物燃料不仅成本高昂,还带来了环境破坏、粮食价格抬高等问题,欧盟和美国相继出台政策,下调未来生物燃料生产目标。

2014-02-18

马斯科马与瓦莱罗合资建设纤维素乙醇工厂

12月9日,从事纤维素生物燃料和综合生物加工的马斯科马(Mascoma)公司与美国最大的独立炼油商和领先的乙醇生产商瓦莱罗能源公司签约最终协议,在美国密歇根州金罗斯(Kinross)投资2000万加仑/年商业规模纤维素乙醇工厂。预计于2013年年底建成。 设施将使用马斯科马公司专有的综合生物加工(CBP)技术平台,可使硬木纸浆材转化成乙醇。

2011-12-19

Soil Biol & Biochem:成都生物所等在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演替研究上获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生长意义重大。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研究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使得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2014-02-21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2012-06-04

Biodeter & Biodegr:刘小风等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获突破

玉米秸秆通过酶水解和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乙醇、丁醇等生物质能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在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该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

2012-11-18

PNAS:植物经玉米基因增强具具生物燃料潜能

科研人员报告说,把玉米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类型的植物中可以增强它们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潜力。 George Chuck及其同事把玉米基因Corngrass1 (Cg1)转移到了包括柳枝稷在内的多种植物,柳枝稷常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表达Cg1基因的植物的叶子的结构和生物化学特性变得类似于幼态叶,这让它们更容易分解成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单糖,如葡萄糖。

2012-11-19

塞拉尼斯获准在南京生产工业乙醇

4月25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核准塞拉尼斯(南京)乙酰基中间体有限公司工业乙醇项目的信息。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7.5万吨工业乙醇生产能力。 总部位于美国的塞拉尼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工技术与特种材料公司,也是世界化工50强企业之一。塞拉尼斯南京一体化化工基地于2007年9月开业,具有世界级规模和一流的技术和生产设施,主要生产醋酸、醋酸乙烯酯、醋酐、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等产品。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