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GENET:提高玉米耐旱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频繁受到干旱、极端温度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每年因干旱造成的损失大于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因此,研究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提高植物的耐旱能力,既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需要。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秦峰研究组以玉米ZmDREB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对玉米B73基因组进行了全面分析,分离克隆了18个ZmDREB基因。
法国最高法院取消转基因玉米禁令,政府表示反对
法国最高法院11月28号裁决,将取消法国政府对MON810转基因玉米的禁令,并认为农业部提供的证据不足。总统萨科齐随即明确表示,绝不会让MON810转基因玉米在法国的土地内种植和贩售。农业部长和环境部长也公开承诺将努力禁止转基因玉米,并表示将在明年4月之前提交新的证明文件。
业内传言美国DDGS由转基因玉米加工而成
一直在国内推广很顺利的美国进口DDGS近来遭遇了“滑铁卢”——在2010年销量经历543%巨大增幅后,2011年进口量大幅缩水。据中华食物网预测,今年1-11月进口量约为150万吨,仅为2010年同期的一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商务部对美国进口DDGS展开的反倾销调查是重要的原因。目前距离调查结束仅剩一个月,各种围绕DDGS的传言风生水起,一时间使人难辨真假。
Biodeter & Biodegr:刘小风等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获突破
玉米秸秆通过酶水解和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乙醇、丁醇等生物质能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在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该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
2014年前美国乙醇行业玉米用量超饲料行业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北美风险管理服务公司最新市场报告称,由于美国政府对生物燃料的支持以及出口量的增加,2014年前美国乙醇行业消耗的玉米都将超过饲料行业。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期间,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为50.21亿蒲式耳,即收获的玉米中超过40%都用于了乙醇加工。而用于牲畜饲料的玉米为47.92亿蒲式耳。
PNAS:植物经玉米基因增强具具生物燃料潜能
科研人员报告说,把玉米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类型的植物中可以增强它们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潜力。 George Chuck及其同事把玉米基因Corngrass1 (Cg1)转移到了包括柳枝稷在内的多种植物,柳枝稷常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表达Cg1基因的植物的叶子的结构和生物化学特性变得类似于幼态叶,这让它们更容易分解成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单糖,如葡萄糖。
巴斯夫孟山都计划2014年在美推出新转基因玉米
巴斯夫和孟山都计划明年在美国联合上市一款耐干旱转基因玉米作物。巴斯夫植保总裁Markus Heldt说,“我们正在与孟山都合作研发一个新的转基因玉米品种,目前已经在测试阶段,预计明年上市。” Heldt同时透露,两家公司签署了利益共享协议,根据协议,60%的收益归孟山都所有,40%归巴斯夫所有。
孟山都着眼于印度尼西亚转基因玉米种子业务
印尼孟山都公司计划通过引进转基因玉米种子,在2年内使印尼玉米产量提高一半以上。孟山都计划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日益稀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在2030年实现全球玉米产量翻倍。而印尼孟山都此举正是孟山都公司全球计划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