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致死机理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流感病毒使感染者病重甚至死亡的机理。相关研究发表在9月16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这种流感致死的免疫过程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可以预测病毒感染过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被认为是1918-1919 年间世界大流感和近来猪流感、禽流感爆发的主因。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和化学手段研究细胞表面受体S1P1。
Nature:H7N9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历史
Yi Guan 及同事研究了最近在中国人群中出现的H7N9流感病毒的演化史。通过在流感爆发后不久所进行的实地监测,作者提供了若干新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34个H7N7基因组、3个H7N9基因组和19个H9N2基因组、以及从在2000年和2013年间在中国南方收集到的存档分离菌种得到的197个序列。
ACS Chem Biol: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抗流感病毒的化学制剂
2013年10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罗格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化学制剂,其可以有效阻断流感病毒在细胞培养基中的复制能力,这种新型制剂或许为抗病毒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ACS Chem Biol:抑制关键酶干扰流感病毒的伪装能力
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攻击流感病毒的新方法,筛选出化合物可以阻止病毒的自我复制能力。 这些新颖的化合物或将成为一类新的抗病毒药物,对抗非常可怕的禽流感威胁,如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2013年在中国爆发的H7N9病毒。 流感大流行来袭时,及时生产疫苗是困难的。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是用药物来治疗。Eddy Arnold说:但现在真的只有一个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流感。
PLoS Med:分区域及病毒型对中国流感季节性模式开展的研究
基于2005-2011年全国30个省份193家哨点医院每周报告的不同型别、亚型的实验室确诊流感监测数据,以及各省的人口统计学、人口流动模式、社会经济学和气象因素等资料,分别利用含有谐波项的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层贝叶斯模型,分析了流感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季节性模式(周期、高峰时间、流行期和流行水平等)及其预测因子,从而探讨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
PLoS Pathog:Tmprrs2突变小鼠获得流感病毒抵抗性
Cell Res:H7N9禽流感病毒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3年2-3月间在中国的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人感染禽源H7N9病毒的病例。在此之前,H7N9 亚型流感病毒是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只在禽类中间传播,且不引发疾病,并未见跨种间传播给人的先例。这种新亚型的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截止至2013年8月底,我国内地共报告13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5人,康复86例,分布于12省市的42个地方。
确定致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来源
最新的一项研究提示,近期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为采取进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这项名为“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7N9 viruses from live poultry markets – implication of the source of current H7N9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