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科学家谈2016-2017香港流感的启示:信息公开的利与弊
有关2017年香港季节性流感的死亡人数充斥国内外媒体,更有人将之与2003年SARS爆发的死亡人数相提并论。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截至2017年8月26日,2016-2017年度香港季节性流感的活跃程度继续回落并到达基线水平,说明本季已正式结束。从5月5日到8月26日,共有586个重症病例包括19位年龄在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其中死亡个案431例包括3名儿童。大批流感病人需要住院,其中65岁以上的
科学家对猪器官人体移植表示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单就美国肾脏移植名单而言,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人数大约有10万人,而且其中许多人已等待多年。面对人体器官数量匮乏,可代替的猪器官移植给正在苦苦等待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不过,虽然猪的器官因为大小和功能与人类相似,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移植到人体的异种器官,但几十年来相关临床实验一直受挫。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曾尝试异种器官移植,但却发现猪器官在人体内会被
Science:开发出抵抗流感病毒的广谱抑制剂
图片来自Ian Wilson实验室的Rameshwar U. Kadam。2017年10月11日/生物谷BIOON/---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流感病毒(简称甲流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和近年来才发现的丁型流感病毒。就甲流病毒而言,它又可分为第1组(H1、H2、H5、H6、H11、H13和H16)、第2组(H8、H9和H12)、第3组(H3、H4和H14)和第4组(H7、H10和H15)甲流
新型流感疫苗一次接种有望十年有效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是一件令人不快的年度例行行为,但病毒不断发展的趋势使其成为必要。现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其保护效力持续时间更长,并且可以打击多种菌株,从而可能会从每年接种一次减少到每十年接种一次。流感病毒可能相当致命,特别是对老年人,因此开发出一种可以打击多种或全部毒株的流感疫苗是重中之重。此前的工作深入研究了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原体,发现更有效的抗体候选物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通用型流感疫苗!
2017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策略,或能改善当前的流感疫苗更好地保护机体抵御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如果这项研究成功的话那么人们或许就能够明显减少流感疫苗的注射。图片来源:Rockefeller University研究者Taia T. Wang博士表示,我们拥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来开
麻省理工学院发现如何减缓流感病毒进化新方法
流感病毒携带了 8 个基因组片段,这些片段全部都是由 RNA 编码的。其中,病毒研究人员对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 Protein)的基因很感兴趣。这种蛋白存在于病毒包膜表面,与受感染的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大多数流感疫苗都针对这种蛋白质来防止病毒入侵。但是因为病毒蛋白可以迅速进化,使原有疫苗失去目标,所以这些疫苗必须每年更新才能跟上蛋白质进化的速度。这种快速的进化给病毒本身也带来了挑战
流感不可忽视!如何让更多人接种疫苗有效抵御流感?
2017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流感一直以来都是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失败者”,当然,人们往往也不太担心流感的发生,目前人们在疾病预防和疫苗的认识上有很多误区,大多数人都认为流感是一种温和的疾病,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流感的严重性。在澳大利亚,据估计每年流感会引发至少3000名5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在2005至2014年期间,相比其它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而言,流感往往会引发更多儿童死亡;而
为何流感病毒比普通感冒病毒更加糟糕?
2017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澳大利亚有超过16万人都会患上流感,患者的症状从轻度到重度,有些人甚至会因流感而死亡,那么为何流感会引发人们死亡,而且这为何跟我们想象中的普通感冒并不一样呢?何谓流感病毒?流感(flu)是由一系列遗传上相关的流感病毒突变株引发的,而普通感冒(common cold)则是由超过200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所引发,而其中很多病毒都不具有相关性。并不是所
Cell子刊报告研究发现抗H7N9禽流感新型高活性全人源抗体
自2013年我国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每年冬春季都会出现一波H7N9禽流感疫情。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应天雷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可靶向H7N9禽流感病毒新表位的高活性抗病毒全人源抗体m826。相关成果以《一种靶向H7N9流感血凝素pH敏感表位的强效全人源胚系单克隆抗体》(A Potent G
研究利用基因测序分析中国北方家猪的驯化路线
2017年8月10日的《科学报告》发表了一篇名为Origin and dispersal of early domestic pigs in northern China的文章,利用基因测序分析了中国北方家猪的驯化路线。粉红色,肉墩墩,娇憨憨,大家熟知的猪的形象,是人类驯化的结果,和它们青面獠牙的祖先相去甚远。最早是谁驯化了家猪?我们餐桌上的猪肉,又有多少基因来自这片土地?科学家们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