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植物再生的伤口信号转导机制
强大的再生能力是植物适应严酷环境的生存技能之一。受伤离体的枝条或叶片掉落在湿润的土壤表面后,能够在伤口处快速再生不定根,顽强地生存下去。“受伤”是引发再生的原因,但是人们对伤口信号如何控制再生知之甚少。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徐麟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 杂志在线发表“Jasmonate-mediated wound signalling pro
科学家在植物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取得新进展
记者2月1日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吕东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志富副研究员合作,对BRI1蛋白中所有半胱氨酸位点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系统解析。该结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在各种作物中已经发现40多种油菜素内酯化合物,它们总称为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简称BRs)。,它们广泛分布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器官中。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控制
Nature:胰高血糖素受体晶体结构揭示B型GPCR信号转导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B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又一项重要进展:首次测定了胰高血糖素受体(Glucagon receptor, GCGR)全长蛋白与多肽配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对细胞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及其活化调控机制。这项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B型GPCR发挥生理效应的结构生物学基础,加
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独脚金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株型建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能作为长距离信号分子抑制植物侧芽的伸长进而抑制分枝的产生,对其信号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与合作者长期从事水稻株型建成分子机制的研究,对理想株型以及独脚金内酯的合成及信号转导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析。此前他们克隆了水稻理想株型的主效基因IPA1(Ideal Plant Archit
动物所揭示细胞核内Net1调控TGF-β信号转导机制
Nodal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在脊椎动物胚胎中内胚层诱导、神经图式形成、原肠运动、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等发育过程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强领导的研究组主要从事TGF-β家族跨膜信号转导通路在胚胎早期发育及组织器官形成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他们在原肠期斑马鱼胚胎中系统鉴定了Nodal/Smad2信号的靶基因,其中包括鸟核苷酸交换因子Net1(J Biol C
Nature communication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取得新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可以说是研究最普遍的一种受体,也是药物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靶点,据统计超过30%的临床处方药是直接作用在GPCR上的,相关的研究已经获得了10次诺贝尔奖,GPCR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GPCR主要通过G蛋白或者Arrestin信号转导行使功能,然而无论是G蛋白还是Arrestin,如何识别特异的受体产生的信号指令,并翻译成下游的功能的机制是不清楚的。
“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植物环肽RAs新类型小分子探针作用机制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谭宁华主持的“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植物环肽RAs新类型小分子探针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9101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日前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的结题验收。
PLoS Genetics :水稻G蛋白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新机制
虽然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复合体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一类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但是它们在植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D1)参与了油菜素内酯(BR)介导的信号响应途径,但是究竟D1如何介导B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JCS:发现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一种新机制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信号转导通路的一种新机制:表观遗传因子选择性调控特定基因的激活,是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这一研究成果将表观遗传学与下游基因调控联系在了一起,对于免疫系统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Cell 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