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一对一”点评影像放射领域论文
国内外专家对学员“一对一论文点评 2012年10月14日上午,第二届医学影像放射领域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进行了“一对一” SCI论文现场点评的环节,这是本次研讨会的特色之一,从众多稿件中挑选出10篇优秀论文,由审稿专家现场演绎SCI期刊审稿环节与流程,并对文章给出具体点评意见,对符合期刊要求的优秀稿源,可现场预收录。
中科院正式鱼类和哺乳类独立形成相似干扰素调控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鱼类和哺乳类通过趋同进化独立形成相似的干扰素反应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于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中科院水生所的张义兵研究员和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桂建芳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科学家首次拍摄性高潮女性大脑活动影像
在性高潮时,几个所有大脑区域都处于活跃状态。这种活跃从与生殖器有关的感觉皮层开始,而后迅速扩散到整个大脑 在核磁共振影像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活跃程度,红色最低,黄色和白色最高 在未达到性高潮时,只有少数大脑区域处于活跃状态,而后随着性高潮的到来扩散到80多个大脑区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性高潮时我们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一直知之甚少。
Nature :科学家制造低成本高分辨率全息影像
不同于3D图像,全息投影仪使观察者能够移动观看,从各种角度获得不同的透视效果 科学家基于创新技术制造低成本、高分辨率全息影像 在此之前全息影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中,最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战》第一部中出现的莉亚公主的全息影像。当前移动全息图像投影系统成本较高,并且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PLoS ONE:首次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揭示多发性硬化症个体认知损伤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3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凯斯勒基金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多发性硬化症(MS)个体认知疲劳发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这项研究首次使用神经影像技术来调查研究个体的认知疲劳发生的过程。
初探十三五医械规划 高端影像、生物材料等为重点方向
1.“十三五”规划,看医疗器械产业!2014年我国“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各项重大项目如期实现预期目标。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国家提出了编制宏大的“十三五”规划。作为中国梦的载体,“十三五”与时俱进,对社
NeuroImage:杨志等开发出神经影像数据挖掘的群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
人脑是高度复杂的时空动力系统。基于神经影像数据,独立成分分析(ICA)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探索人脑系统的时空特性。在分析多被试数据时,现有ICA方法通常假设组内所有被试具有完全相同的脑活动成分。但是,当被试的脑活动模式的一致性不确定时,这一假设不尽合理。
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分子影像设备在临床应用中获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乳腺癌早期临床检测设备——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目前成功诊治百余例的乳腺癌患者,实现了分子影像在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该方法受到了院方领导、外科医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香格里拉藏药宣布寻找新的独立审计机构
(i美股讯)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香格里拉藏药宣布,由于独立会计师事务所Acquavella, Chiarelli, Shuster, Berkower & Co., LLP ("ACSB")提出辞职,公司正在寻找接任的审计机构。
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疗法治疗脊柱转移瘤研究结果鼓舞人心
p{text-indent: 2em;} 国际研究团队公布的采用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疗法治疗脊柱转移瘤II期研究结果鼓舞人心 多家机构合作开展的II期 RTOG 0631 试验的总结在2011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 (ASTRO) 年度大会上发布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2011年10月12日电 /美通社亚洲/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于近期完成一项多机构合作开展的II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