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BC:赖氨酸甲基化负调节IFITM3的抗病毒功能

SET7介导的第88位赖氨酸甲基化负调节宿主限制因子IFITM3的抗病毒功能。(A)串联亲和纯化策略。(B)IFITM3第88位赖氨酸单甲基化受VSV感染诱导并受干扰素α处理抑制。(C)IFITM3与SET7的内源性相互作用受VSV感染上调,并受干扰素α处理下调。(D)只有在IFTIM3表达存在下,基因沉默SET7才会影响VSV感染。

2013-10-21

Signal:研究发现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其受体放射状分布

前后生动物基因组分析表明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酪氨酸激酶受体放射状分布 5月2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Survey of Premetazoans Shows Deep Conservation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Kinases and Multiple Radiation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的研究文章

2012-11-18

所有哺乳动物遵循21秒排尿定律?

最新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都遵循21秒“排尿定律”,无论它们的物种、体型、膀胱、性别的差异,完成一次排尿都需要21秒时间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无论它们的膀胱大小,排尿时间都大约需要21秒。并且他们通过视频进行了证实。

2013-10-28

PLoS ONE:后生动物酪氨酸酶家族进化新见解

酪氨酸酶(tyr)是一种75kD含铜酶,来源于胚胎神经峭细胞,是黑素代谢和儿茶酚胺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真菌。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酪胺酸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黑色素通常是以聚合的方式存在。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后生动物的酪氨酸酶家族开展了一项深入的进化方面的分析。基于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在所研究的生物中酪氨酸酶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2012-11-18

PNAS:线虫精氨酸对称双甲基化酶的晶体结构

12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龚为民、刘迎芳研究组以及遗传发育所鲍时来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Protein Arginine Symmetric Dimethylation by PRMT5。 组蛋白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饰。

2012-11-18

Mol Cell:上海药物所合作赖氨酸琥珀酰修饰通路研究获进展

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是细胞精细调节生理活动的关键之一。因而,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之一。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合作研究,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去乙酰化调控酶Sirt5调控的琥珀酰底物进行了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779个蛋白上鉴定出2500多个琥珀酰位点。

2013-07-25

Arch Intern Med:过度使用抗生素治疗菌尿病人现象不容忽视

近日,刊登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Overtreatment of Enterococcal Bacteriuria"表明,医生们为1/3那些没有尿路感染症状及没有证据表明患尿路感染症的患者开了抗生素药方,即存在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治疗菌尿病人的现象。 研究人员说,在这些病例中,细菌可能会在不引起任何问题下自己消失。

2012-11-18

MOL CELL: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细胞自噬的活性

2013年10月22日,张宏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rginine Methylation Modulates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PGL Granules in C.elegans”的论文。

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