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osci:巨型草食动物灭绝导致营养物质运输减少
一万两千年前南美洲大型草食动物的减少导致亚马逊流域的营养物质横向运输的下降,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今天的亚马逊盆地可用磷元素变得有限,9月《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上述结论。 Christopher Doughty等人利用模型演示了诸如大型树獭和犰狳类雕齿兽一类的远古巨型动物会通过粪便和身体携带的方式将营养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带向周边地区。
Science:阿片类物质依赖性在慢性疼痛中起着作用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道,身体在损伤后对自然的、阻断痛觉的阿片类物质的依赖可能促成了慢性疼痛的出现。阻断机体对阿片类的过度使用可能会阻止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转变。在损伤时,机体通过释放阿片物质来阻断痛觉,没有这一过程,在手术或其它创伤性损伤之后所经历的急性疼痛将会更为严重。没有人知道慢性疼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且没有可供阻止慢性的治疗存在。
“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获立项建设
日前,根据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高技发[2011]1197号”文件通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谢祖彬研究员主持申报的“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获得立项建设,建设期为3年。 “江苏省生物质炭工程中心”是江苏省为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托南京土壤所建设的农林生物质炭化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研发应用的省级工程中心。
Science:庄小威揭示细菌遗传物质组织机制
素有哈佛美女教授之称的庄小威(Xiaowei Zhuang)博士被业内人评价为“有天赋的执着科学家”,她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评选出的“天才奖”,独得奖金50万美元。之后在她3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
PLoS ONE:捕食风险和食物质量对蜜蜂采食行为的影响
捕食不但能直接减少猎物的数量,也能使猎物产生恐惧,从而影响猎物的分布和采食频率等。恐惧导致的实际生态后果可能与直接猎杀一样强烈。对传粉昆虫而言,恐惧能使传粉者避开危险的采食环境,从而干扰植物传粉,影响植物的适合度。然而在有多种捕食者存在和不同食物质量的自然环境下,恐惧是如何影响传粉者行为的尚不清楚。
BCRT:多维矿物质的服用或可降低患浸润性乳腺癌绝经妇女的死亡风险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叶史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成千上万名绝经妇女进行研究发现,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通常会因为服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物而获益,相比不服用补充物的个体来讲,服用的女性患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30%。
Nature:走近基因组“暗物质”
日前,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新成果:他们发现了转录起始的精确位点,从而为解析基因组“暗物质”的起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项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将有助于分析复杂疾病特征所在的确切位置。 所谓基因组“暗物质”,其实就是基因组中的非编码 RNA ——不包含用于制造蛋白质的版图,构成了超过 95% 的人类基因组。之前的研究认为,非编码 RNA 不编码蛋白质,属于“垃圾”RNA。
吉林做发展生物质能源调查
New Scientist:科学家称裸鼹鼠体内神秘物质具有癌症免疫性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如果与裸鼹鼠的身体大小作为参照对比,人类的寿命将达到600岁。与老鼠体型接近的裸鼹鼠生活在非洲的地下环境,它们的寿命可达到30岁。令科学家感到兴趣的是,这种丑陋的哺乳动物不会患癌症,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它们不会患有癌症的秘密,这将对治疗癌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