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疫苗策略或能利用T细胞来为机体提供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

2020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 Medicine上题为“MedicineProgramming Multifaceted Pulmonary T Cell Immunity by Combination Adjuvant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

2020-09-26

J Clin Med:新研究有助于保护青光眼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LSU健康新奥尔良神经科学卓越中心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第一个证据,即高眼压患者可能表现出出众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从而增强了对与青光眼相关的眼内压升高的抵抗力。他们的发现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杂志上。

2020-09-18

Science子刊:添加SN50分子可降低炎症和提高疫苗的保护水平

2020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佐剂是许多现代疫苗的关键成分,其作用是触发免疫反应,帮助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许多科学家们认为佐剂是他们针对很难通过疫苗接种加以消灭的病毒(比如HIV)开发新型疫苗的关键。但是佐剂可能会在注射部位引起炎症,以及免疫系统过度刺激的副作用,这使得许多有前途的新的候选佐剂无法被整合到疫苗中。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

2020-09-19

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 不只是不会得病那么简单

 随着多个COVID-19疫苗3期临床临床试验不断推进,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许。但疫苗并非万灵药,对于COVID-19疫苗临床指导原则中规定的50%的保护效力,应该如何理解?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试行)》及起草说明中表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对目标人群的保护效力最好能达到70%以上(点

2020-09-16

全球红豆杉属植物物种分化与时空演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红豆杉属(Taxus L.)隶属于红豆杉科,因其树皮和枝叶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过去30年间,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欧亚大陆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种群甚至已经绝灭。我国将该属的全部物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部分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0-09-09

研究揭示产毒动物种内竞争的靶标切换机制

 动物的生存适应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挑战,需要与物种和环境进行密切互作。在物种互作中,动物尤其需要通过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来获取生存资源。产毒动物主要依赖其毒液进行物种互作,它们拥有通过亿万年进化而来的毒液系统,主要依赖毒液成分的生物学功能来进行种内和种间竞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液介导的种间竞争机制,例如科研工作者发现河豚毒素TTX、蝎

2020-08-29

Nat Immunol:COVID19康复患者体内存在持续性T细胞免疫保护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自然感染COVID-19会产生强大的T细胞反应,包括诱导T细胞“记忆”以潜在抵抗未来的感染,该结果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

2020-09-09

PNAS:新研究揭示许多动物物种可能易受SARS-CoV-2感染

2020年8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面临SARS-CoV-2潜在威胁的物种。他们通过基因组分析比较了这种病毒在人体中的主要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410种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中的作

2020-08-26

NEJM:研究揭示COVID19感染后会产生长期保护性体液免疫

最近一项来自冰岛的新研究表明,对COVID19的免疫力可能不如最初的想象那么短暂。

2020-09-03

康复者可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免疫力还能提供保护吗?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研发人员报告发现世界上首个确认被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的病例。这则消息获得纽约时报、路透社(Reuters)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在社交媒体上引来热评。此前,已有研究报道核酸检测“阴转阳”,怀疑可能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患者案例,然而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研究人员无法确认这些“阴转阳”的患者是由于

20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