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2017年生物物理周上呈现的10大美图
2017年5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7年的生物物理周为大家呈现了哪些精美照片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1、绷紧的感觉(Tensed to Sense)作者:伊利诺伊大学 Anthony Fan如图所示,这是一幅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对发育中的果蝇胚胎中神经元(绿色)和细胞骨架(红色)进行成像的图片,当受到压缩负荷后(图左),神经元就会在短短几分钟内伸直(图右) ,而这是通过多种细胞骨
生物物理所等发现小肠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新机制
4月28日,《分子系统生物学》(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与杜克大学Xiling Shen课题组关于Notch正反馈信号通路促进小肠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A Notch positive feedback in the intestinal stem cell niche is es
Hepatology:生物物理所等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领域获进展
4月26日,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傅阳心课题组的研究论文Vaccines Targeting PreS1 Domain Overcome Immune Tolerance in HBV Carrier Mice。该研究报道了基于乙肝病毒(hepatitis B,HBV)包膜蛋白preS1区域作为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转化医学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现有两院院士14位,17个研究室(部),包括
生物物理所揭示 RNA 结合蛋白调控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
图:CUGBP1 转基因小鼠促使 AMI 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损伤显着改善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疾病,迄今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揭示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NA 结合蛋白 CUGBP1 在心脏发育
生物物理所解析90S核糖体组装前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核糖体是由RNA和大量蛋白质构成的大型分子机器,负责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组装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核糖体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和大量的组装因子暂时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核糖体前体复合物。
Redox Biology: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畅课题组提出“氧化还原应激反应能力(RRC)”下降是衰老本质特征
2016年12月28日,《Redox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畅课题组题为“The decay of Redox-stress Response Capacity is a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 of aging: Revising the redox theory of aging”的研究论文。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在Crispr/Cas系统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2016年12月15日,Molecular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关于CRISPR-Cas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C2c1-sgRNA Complex Structure Reveals RNA-Guided DNA Cleavage Mechanism”。CRI
生物谷专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
编者按: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成为各国学术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转录因子STAT6特异识别N4位点DNA的分子机制
11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DNA recognition by STAT6 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STAT6对N4位点DNA的识别机制。人类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多